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校场风波 (第1/1页)
段青云讲到这里,司马君就已然明白,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 看来,自己的处境也不是很妙呀,黄谦不过是损害了一些三大世家的利益。 就落得如此的下场,而自己却将孙家的老族长打的重伤,严重的损害了孙家的声誉,而孙家作为武威城的第一世家,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如此说来,只怕孙家,也是在暗中谋划一些事情。 虽然明知道,孙家可能会有图谋不轨的行为,但是司马军却没有任何办法去预防,因为你不知道孙家会用怎么的办法。 既然想不到,司马君也就不在费脑子了。而是继续看着下面的士兵。 不得不说,黄谦城主是有雄才大略之人,在这种情况下,都能找到对策,可惜,天不如愿。 司马君本想将希望放在城卫军身上,如今看来,怕是要不了了之了。 一方是一群二世祖,一方是一群新兵蛋子,若是拉到战场上,结果只有一个,单方面的屠杀。 这群人,怕是会一个也不剩! 一念至此,司马君便瞬间想通了,他最大的依仗,是天书,只要天书还在,一切都有可能。 当然,眼前的这群人也不能放弃,毕竟,天书的魂魄之灵收集极为艰难,而这些人,也有些是可塑之才,只要稍加锻炼,再去战场之上磨练几次,怕是不输于一些老兵。 对此,司马君对着一旁的林峰说道: “林叔,城主府的事情就先交给青云,你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帮我把这群士兵训练出来!” “你自幼也是饱读兵之人,兵法韬略甚至在我之上,此次来到武威,正是你大展拳脚的时候,莫要让我失望!” 林峰听此,单膝下跪,神情坚定,说道: “属下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的,一定会穷尽此生所学,帮殿下训练出一群虎狼之师。” 此外,对于其中一些人,该打的打,该罚的罚,该杀的杀,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这大晋,终究还是姓司马。 林峰听此,微微一礼,表示明白,他能有今天这种地位,自然也是经历过很多痛苦的训练,因此,他明白只有通过刻苦训练之人,才能成为一支精兵。 司马君说完,便转身离开,这里的一切事情,交给林峰就可以了。 他相信,林峰会处理好一切的事情。 在司马君走后,林峰接替了大营,其中,自然有很多人不服气,嚷嚷着乱起哄,甚至有哗变的迹象。 而林峰亦是早有准备,倚仗着自己宗师境界的修为,强行压制下来了这场哗变。 特殊时期,就应该用特殊的手段,武力总是最为简单。 那宗师的气势,便足以让其他人敢怒不敢言,只得乖乖听话。 于是,大营之内,便展开了魔鬼般的训练。 很多世家子弟累的腿脚酸疼,哭声喊天,以至于有很多人当了逃兵! 对此,林峰并没有阻止,这些人待在这里,也是害群之马,如今走了,更好。 而大营之内的事情,也已经传到了三大世家手里 …… 今日校场阅兵一事,更加激化了司马君和三大世家之间的关系,即便是没有孙家族长的穿针引线,三家亦是会主动联系。 按照三家的想法,等过一段时间,当司马君出城后再找个何时的地点将其杀掉。 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按照今日的速度,估计用不了多久,司马君就能拉起一直几千人的队伍。等到那是,三家在想动手,怕是为时已晚。 因此三家决定当天晚上就动手,而更为巧的是,孙家的老二当晚也到达了武威城。 当夜星光暗淡,唯有一轮孤月,映在天上稍显冷清,城墙外,一行十几批人骑马而入。 悄然地进入了城内,却没有惊醒任何的人,按照规定,夜晚观城之后不得开门。 但是如今司马君毕竟刚来武威城,城中的各项官员他已没有着手安排,所以负责看护城门,还是赵家。 因此在夜晚悄然放一行十几人进来,对于赵家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毕竟赵家的长子正在担任武威城的县尉。三家此时已经安排好了计划,只等明日,司马君上当。 到时将司马君骗到城外一片荒凉之处,然后众人便一起上前,将司马君就地格杀,最后栽赃给胡人。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天,突然有一名士兵,身上满是血迹,深受重伤,披头散发的跑进了城主府,嘴中大喊,有胡人来袭,有胡人来袭。 门卫士兵听到后,快速向司马君禀报此时,此时司马君正在庭院内处理公文。 听到有紧急军情,便离开书房,来到大堂内。 等到传令官将那名重伤的士兵带了进来,经过一番说明,司马君才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在武威城的旁边有一个村庄,正在惨遭胡人屠虐。 士兵就是就是那个村中本地的村民,因今日休假,回家才偶然发现,又因为平日里擅长骑马,因此他在湖人追捕之时逃了出来。 向城主府内进行求援,但是如今城中府司马君已经来了,所以说救援之事还需司马君定夺,因此便有了如今的这一幕。 司马君听到后,一时没有多想。虽然前方有玉门关,但是那么长的边界,总有一两处疏漏,偶尔也会有一小股胡人骑兵部队,从羊场小道溜进大晋王朝内,进行肆意的掠夺,得手后边赶紧逃之夭夭,这种事情在武威城周边亦是发生了好多次,因此司马君也没有多想,便急忙下令,命令马季张晋集合部队,准备率先进行救援。 此次司马君并没有带领大营内的城卫兵,毕竟那支部队还伤在筹建之中,虽然有些战斗力,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机动能力。 司马军只是带了自己的亲身卫兵一百人,皆骑着战马,旁边有马季和张晋二人陪同,不再拖延,一行人随着一声令下,并紧随那名求救之人,赶赴村庄进行救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