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剑恩仇记87 管姑娘情思重 (第2/2页)
走了十来步,转过墙根,忽然面前有一道小溪,流水缓缓,烟桥卧波,隔溪毗连着几间小屋,有一家花压女儿墙,雪光盖瓦,清凉境地,尽洗繁华。逸发看了暗暗喝采。 走过短桥,一片平场,落花铺地,积雪如粉。 逸发忽然到此,心神为之一清,驻足看梅,倾怀听水,不觉呆住。 霍地那一家门口,出来一个女郎,荆钗布裙,妙相亭亭,手里持着一尊青磁水瓮,笑态盈盈,轻举下阶。 逸发眼前一亮,定睛一看,认得她是那天在西湖碰着的华家姑娘,心里要想上前招呼,却又觉得不便。 踌躇之间,华姑娘一估量,走近两步,含笑问道:“尊驾可是姓吴?” 逸发急忙道:“姑娘……华……” 华姑娘低头微笑,又问道:“管meimei也来了么?” 逸发脸上一红,冲口应道:“她在家没来。” 华姑娘笑着不语,剪水的双眸,就像要戳透逸发的心一般,亮莹莹的看住他。 华姑娘越是笑,逸发越是脸红,他避开了她的视线,低着头,点着足尖拨地下的花片。 华姑娘看他十分腼觍,更是笑不可抑,终于她扭转身,走上石阶,回头笑道:“吴先生,下雪了,进来坐坐好不好?”说着自己却先进去了。 逸发下意识地跟到里面,华姑娘含笑引他堂屋上坐下,亲手倒了一杯茶送过去。 逸发站起来接住,口里低低说了一句“不敢当”。 华姑娘又笑了笑,没说什么。这时东边屋子出来一个老妇人,华姑娘跑过去,伏在她耳朵上说了几句话。 逸发看那妇人头发斑白,精神健旺,心想这一定是华姑娘的母亲了,急忙又起立。 老妇人过来,点头让坐,说道:“吴少爷,贵乡那里?” 逸发欠身道:“不敢,敝乡真定县。” 老妇人笑道:“啊!我们还是同省呢!” 逸发道:“老太太是那一县?” 老妇人道:“我是石家庄。” 他们两人一问一答在说着家乡话,华姑娘倚在桌沿,看逸发毕恭毕敬地回话不住的好笑。 本来这是一张竹根支板的长方形茶几,南枝和老妇人隔着几对面坐下,几上放着一只二尺来高的白磁古佛。 华姑娘笑得厉害,震撼得那古佛摇摇欲坠。 这时候不知道老太太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逸发连说不敢当。华姑娘忍不住大笑,一个不留心,把茶几一挤,那古佛便翻滚跌了下来。 离地不及两寸,逸发眼快,抬起右脚,轻轻一挑,伸手接住。 就这轻微的一个动作,敏捷、镇静,气力匀停,华姑娘和老妇人都看出逸发是练过武功的了。 华姑娘母女停着两对眼珠子,惊疑地把逸发看了又看。 老妇人呀的一声说道:“吴少爷,你学过拳脚的吧?” 逸发微笑道:“我听管meimei说,老太太和小姐都是有能耐的。不知道会的是武当派还是少林派?” 老妇人大笑道:“我的少爷,你倒是有意来考我们了。你先告诉我,你学的是哪一派再说。” 逸发笑说:“我是胡乱晓得一点,哪里说得到派呢!” 华姑娘笑问:“我倒要请教一句,少林与武当,有什么分别?” 逸发笑说:“我个人的浅见,不相信武当和少林的派别会分歧得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厉害。如果真像小说上面所说的武当派,我以为怪像旁门左道似的,不应当说是拳技了。” 华姑娘听了,看住老太太只是笑。 老妇人又问:“据你这样说,一切拳技皆是少林所传的了。” 逸发回答:“我不敢这样武断说话,而且我知道的少林拳,不但很少是少林真传,还有很多都是外间传进去的。 少林拳的发源,人都说是达摩祖师,其实,达摩所传,当时只有十八法,后人愈变愈多,愈演愈精,不是达摩的也称少林拳。 拳法最盛的时候在宋朝,北宋太祖最喜欢武术,并且是一个拳法创作家。宋朝亡了以后,一班会武术的遗臣遗民,不愿投顺敌人,相率都到少林寺剃度出家。这年头算是少林拳集成的时候。” 华姑娘笑道:“像这样说法,似乎没错,不知道所说的外间传进少林的拳法,又应该说是哪一派的呢?” 逸发脸上一红,回答不下来,低头无语。 作家的话 搜索章节 新建章节 草稿箱 已发布 喜欢雪淞散文随笔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