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父慈子孝 (第2/2页)
最有利于政权延续的那个,同时作为一个父亲,他当然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兄友弟恭,和睦友爱。 也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就霸道的对儿子寄托了这样的期望。 “父皇放心,儿子定会尽力,我也期待着我们兄弟,将来一定会和睦友爱,”段誉说。 和兄弟成为仇敌,段誉是真不想,所以他也好好想过这事,真说起来,也不是没有办法。 古语有云,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那自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能耐的那些面,毫无保留的全秀出来,让弟弟们自惭形愧,让他们清楚的感受到那巨大到让他们死心的差距,最后都没有勇气和自己争夺。 他忖度,这当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应该能省不少事。 “所以父皇,儿子想,能尽快去皇庄,这样一来,日后也能带着弟弟meimei们一起去,实地了解这些民生之事,” 心情大好的段正淳很爽快:“好,好,苏进贤,尽快料理好那边的皇庄,” “太子想要抽调的工匠,包括太子向地方抽调的那些工匠,也帮着一并催催。” “谢父皇,苏总管,得请你多费心!” 苏进贤连连摆手:“万不敢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只是,皇上,太子,虽已着人在赶工,但那边的房舍,因贵人甚少移驾,有些年久失修,估计至少还需要月余的时间,才能修缮完毕,” 段誉闻言,也摆手:“苏总管,真不用太费心,只要收拾出几间能住的房子就行,说起来,父皇,对房子,儿子也有些想法,反正工匠都有,到时我也想试试,” 苏进贤忙道:“既然太子打算小住,那可万万马虎不得,” 他也难,太子虽然这么说,但要是将来皇后得知自己在这事上这么不用心,那可有得受的。 段正淳见状道:“既如此,苏进贤,就按誉儿的意思办,” 苏进贤看着段誉期待的目光,遂道:“那至少,也还需半个月,” 怕是等会就得派人送信,命那边挑灯夜战。 段誉说:“七天吧!苏总管,真不用那么讲究,只需洒扫干净即可,房子,我是真有些想法,你现在修得再好,到时我还免不了翻建,那就真是浪费,” 段正淳一锤定音:“苏进贤,就按太子的意思办,” “誉儿,听你这么一说,为父真有些期待你会把那处庄子变成什么样子,” “儿子争取不让父皇失望,”段誉奉上一个折子,“书店业已筹备得差不多,但叫什么名字好,儿子有些拿不定主意,还请父皇御裁,” 段正淳接过来一看,上面有翰林轩,翰墨斋,三联书屋,文墨居,三味书屋等等。他略一沉吟,“其它都太俗,这个三味书屋却不错。” “宋朝仁宗时龙图阁学士李淑李献臣云,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从佛家来说,三味即三昧,一为定,二为正受,三为等持,”他圈了一下,“就定三味书屋,如何?” 段誉只知道鲁迅先生曾在三味书屋就读,还刻了一个“早”字,哪想到就这个三味,还有这么多说法? 你们这些学问大的人真可怕!溜了溜了。 “儿子也觉得三味书屋极好,还请父皇御笔题名,” 段正淳欣然答应,要说,他对段誉,也真是无条件的宠溺,近来但凡他有所求,他真是无有不应。 段誉也庆幸这是在大理国,要是在宋朝,那怕真是如包子脸段正恒所说,堂堂太子,竟然涉足商贾之事,成何体统? 怕是只提出这样的要求,就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苏进贤已经张罗好桌子,段正淳提笔的时候,问了一句:“你写的书?” “儿子和国师千金合写的书,已快定稿,待呈与父皇御览过后,再予付印,” “国师家的千金啊!”段正淳看着儿子闻言,有些羞赧的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