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热河是个好地方 (第2/2页)
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便宜,要不是野村寿夫的私心、五斗乡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独立营所有战士的悍不畏死,一个小小的五斗乡,怕是早就被踏平了。 对此,刘成心里一直非常清楚。 听了佐藤伬的话,刘成只是淡淡一笑: “你说的这些,暂时我还不在乎,况且,你又能知道什么?无非就是日本在策划两三年之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不对?” 刘成在说完话的瞬间,同时扣下了扳机。 佐藤伬两只眼睛瞬间瞪的溜圆,却不知道是出于惊讶,还是被子弹打入脑中产生的压力给顶起来的。 他致死都想不通,刘成怎么可能知道如此机密。 尽管他们的野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由此猜到他们一定不会安于现状、cao控着一个傀儡政权待在东北。 要是这样的推断,自然很正常。 但是刘成连大致时间都说了出来,明显不是猜测。 佐藤伬能够肯定,日本高层已经开始策划在两年之后发动全面战争的事情,却绝对不会有人知道。 就连他自己都是通过一些手段才得到的片面消息,刘成作为华夏人,就算手眼通天,也不可能获知这件事情。 带着这些疑问,佐藤伬不甘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双眼圆睁,死不瞑目。 第二天一早,刘成刚起床,外面就响起了敲门声。 他打开门一看,所有的连排长都来了。 没等他们开口,刘成就抢先说道: “不用说,我知道你们是来干嘛的。这样,通知乡亲们集合一下,我亲自跟他们说!” 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是人心,最可怕的也是人心,最难懂的,还是人心。 刘成早就知道这些百姓不会同意转移,别说那些连排长是去通知,就算跪着上门去求,也不会有几个人同意。 这些百姓世世代代就窝在这里生活,很多人活了几十年,连磐石都没去过。 现在让他们扔下这里的一切跟着独立营一起转移,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会同意。 虽然这其中大部分人的房子都是低矮的土房,房顶就是些茅草,夏天漏雨、冬天漏风。 可那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根。 在华夏人的传统观念当中,老祖宗传下来的,就一定是好的,有些大家族至今还有诸如“祖训”一类的东西存在。 “不丢根、不忘本”这本来是好事儿,但是其中有一些东西,是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特定环境下形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已经不再适合时代和形势了,该改的,就应该改。 刘成之所以让那些连排长先去碰一鼻子灰,为的就是先把消息放出去,让那些百姓意识到他们肯定是要走的,然后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说服这些百姓跟着他们一起转移。 这种“方式”要是放在现代的话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套路”。 其实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式让这些百姓能够愿意跟着他们一起转移。 刘成的计划是: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在他们表示不想走、甚至强烈抗拒的时候,告诉他们日本人很快就会轰炸五斗乡,根本守不住。 最后再告诉他们,转移只是暂时的,等到秋收的时候,再回来收粮食。 这样一来,那些百姓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尽管有些诓骗的嫌疑,可是在眼前这种情况下,刘成不得不这样做。 飞机轰炸不是没有可能,小张留下的那些飞机当中有十几架目前就在新京,小鬼子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不过回来肯定是不会再回来的,这次离开,刘成就没有想过再回来。 至于那些百姓,在适应了草原上的生活之后,相信他们也不会再惦记着回来了。 他没打算把这些百姓都带到草原深处去,那里安全倒是安全了,却没有办法生存。 好几千人进去,没有充足的水源,不能耕种,又没有牛羊,他们要如何生存? 不过在当时来说,去草原并不一定就非要去内蒙,一头扎进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被两三米高的芨芨草埋葬。 赤峰也有草原,不过在当时划归热河管辖。 如今热河可以说完全是张海鹏的地盘儿,驻扎的日军不多。 或许日本人是为了表示对张海鹏的信任和肯定,直接把热河省高官和警备司令的职务全都给了他。 同时刘成心里也清楚,想要从张海鹏身上拔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手下的那些伪军可不像之前遇到的那些怂包、软蛋一样,那可是正经的原东北军主力部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