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 完美诱杀(一) (第1/1页)
就在一连打扫完战场,重新开始朝宁城进发的时候,特战连与伪军第三营之间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经过再三考虑,刘成最终还是决定采取保守战术,等外面的伪军攻进来。 他撤掉了全部防御,让所有人分散到蔡府的各个角落隐藏,等敌人进入蔡府开始分散搜索的时候再展开攻击。 攻击方式随意,但是尽量不要开枪,争取把这些人消无声息的干掉。 住在蔡府周围那些房子里的百姓,有地方去的早就走了;没有地方去的,也都躲进了自认为安全的角落,生怕被四处乱飞的流弹击中。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搂着自己七八岁的孙子躲在自家的灶台后面,把锅盖挡在身前,吓的浑身直哆嗦。 小孩儿不知道外面的枪声意味着什么,一脸天真的问: “爷爷,我想出去看放鞭炮。” 老人搂着孩子的双臂紧了紧,低声哄着: “狗剩儿啊,听话,咱不出去看,等过些日子爷爷给你买几挂小鞭儿,让你自己放,好不好?” 黑暗中,孩子干净的双眸闪着开心的光彩,奶声奶气的说: “那……爷爷不许骗人!” 老人轻轻的叹了口气: “爷爷不骗你,一准儿给你买!” 说话间,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老人赶紧用手捂住那孩子的嘴,生怕他发出一丝动静。 三名伪军士兵端着枪在屋子里转了半天,不知道在找些什么。 其中一名伪军士兵站在门口探头往屋里看了看,嘴里小声嘀咕着: “吗的,真他吗穷,啥也没有!” 五六分钟之后,脚步声渐渐走远,老人才敢松开捂在孩子嘴上的手。 孩子的脸憋的通红,大口大口的喘息着,一张脏兮兮的小脸儿上糊满了鼻涕眼泪。 老人捂着他的时候虽然不至于完全不能呼吸,但也憋的够呛,孩子好几次差点儿就晕死过去。 孩子吓坏了,满脸惊恐的看着老人,甚至不敢哭出声来。 老人把孩子搂进怀里,深陷的眼窝里溢出两行浊泪,喉咙颤了几下,才哆哆嗦嗦的挤出一句话: “造孽呀……” 蔡府门前,邓家民抬头看了看天色,扭头对丁福说: “差不多了,命令各连准备进攻!” 丁福点点头,有些迟疑的说: “营长,去找粮食的人回来了,可是去了四十多人,只找回来不到一袋子杂粮,这……不够啊!” 邓家民沉着脸点点头: “这我早就猜到了,日本人不可能让老百姓手里有多余的粮食,能不饿死就不错了,还指望他们能剩下?没事儿,估计这院子里粮食肯定多,应该够咱路上吃了。” 丁福没再说话,无奈的摇摇头,转身走了。 张海鹏每个月给的粮食,勉强能够第三营吃到月底,往往还要喝几天稀粥才能对付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手里根本也攒不下粮食。 眼下又快到月底了,但是打仗的时候不能让士兵饿着肚子,这几顿饭就吃掉了原本能熬四五天稀粥的粮食。 要是再找不到粮食,就算他们能打赢这场战斗,也根本没有能让他们坚持到关内的粮食。 邓家民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得到那些黄金,他也没有地方去买粮,只能从老百姓嘴里抢点儿。 他知道不能在宁城久留,拿下蔡府之后就要立即带着黄金离开,所以才趁这个时候让人去找点儿粮食。 现在没找到不要紧,他们手里有枪,路上可以慢慢找。 在邓家民的心里,只要天一黑,胜利就属于他们第三营了。 进入蔡府的过程没有遇到任何阻碍,甚至没有一声枪响。 从他下令开始进攻已经过去了五分钟,却没有一声枪响,这让邓家民心里犯了嘀咕。 没等他派人进去查看,丁福就一溜小跑着从蔡府院儿里出来,径直跑到他面前。 邓家民皱着眉头问: “扯他吗啥犊子呢?咋不打?” 丁福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表情十分紧张: “吗的见了鬼了,进去之后一个人影儿都没看见!” 邓家民一愣: “三连不是一直在后面围着吗?” 丁福点点头: “这院子咱就一直围着呢,一个人都没往外跑,除非院子里有地道!” 邓家民一咬牙: “搜!先把黄金找到,别的事儿再说!” 蔡府后院儿,两名伪军士兵端着枪小心翼翼的推开一间屋子的门,一前一后的走了进去。 先进去的那个四下看了看,小声对另一个说: “这他吗是啥地方?屋里啥也没有啊!” 另一个把门关上,笑嘻嘻的走到墙角的一把椅子上坐下,翘起了二郎腿: “啥也没有还不好?咱就在这儿猫着吧,外面肯定危险。” “有啥危险的?进来这么长时间,连个人影都没看着。” “你懂个屁!就是没看着人才他吗危险!说不定啥时候就冒出来一个,一刀捅死你!” “滚犊子!咋他吗不捅死……呃……” 话没说完,那名伪军士兵的身体就骤然上升,手里的枪也掉在了地上。 另一个听到了同伴似乎被人掐住了脖子之后发出的声音,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要上前查看。 可就在他站起身的瞬间,突然有东西落在了他的肩膀上。 没等他反应过来,脖子就骤然被勒紧,身体不由自主的离地而起。 人在大脑突然缺氧的情况下,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对身体的控制。 就比如上吊。 窒息而死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所以百分之九十九选择上吊自杀的人在吊上去之后都会后悔。 可是这个时候,想要自救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能抬手抓住脖子上的绳索把脑袋摘下来,一万个人里面也很难找出一个。 更何况这两个伪军士兵不是主动上吊,脖子上的绳索是个活套,越勒越紧。 其中一个尽管拔出了带在身上的匕首,却无论如何都无法把手举过头顶去割断绳子。 十几秒钟之后,那把匕首从他的手中滑落,直直的扎在地面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