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七章 黄云章归乡 (第1/2页)
当国会还在为迁都事宜,吵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另外一头,离家八年的黄云章难得的抽空回了趟老家。 八年前,他孤一人移民到了新成立的缅东省蔓德勒市,努力工作了几年后,顺利的成家立业。 妻子是印度人,这些年下来,夫妻俩不仅生了两儿一女,也通过艰苦拼搏,摆脱了穷困的生活,跻中产阶级。 “卡琳娜快餐店”就是夫妻俩的事业,当初从承包公司小食堂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如今,成为了缅颠地区拥有最多分店的连锁快餐店品牌。 黄云章这个人还是比较有生意头脑的,“卡琳娜快餐店”主打“十元吃饱”的噱头,主要面向低收入者,尤其是庞大的非法劳工群体,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 今年,公司正准备进军隔壁的溙东和溙西两省,发展形势一片大好。 本次回家探亲,黄云章没有携带妻儿。因为这次回来,他主要是为了说服父母搬去蔓德勒,当然是轻装上阵为好。再说,公司暂时也离不开人。 老家位于长安市的二环路附近,距离市中心很近。这一带上面的房子都是在大灾之后仓促重建而成的,人均居住面积非常低,全然就是一派老旧bī)仄的筒子楼风格。 黄云章把车停好,不但家里面人出来迎接他,而且周遭的邻居们也多有出来看闹的人。 拥有一辆私家车在大夏,也是表示了一种事业上面的成功。这辆车是黄云章为了出行方便临时购买的,是二手车,价钱并不贵。 打开汽车的后备箱,自然是带了不少来自蔓德勒的特产回家。他一边招呼着自己大妹的两个孩子拿礼物进屋,一边是陪同在了老妈的边。 自从移民蔓德勒后,黄云章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不仅积累了几百万的家,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作为老黄家的长子,黄云章自然会定期给家里面寄钱,基本上承担起了全家人的生活负担。钱被他越寄越多的时候,黄母自然是脸上有光,毕竟是证明儿子在南边混出息的标志。 老年人聚在一起,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炫耀后代是人类的通。每当这个时候,也是黄母最高兴的时候。 不过这么多年,黄云章几乎很少回老家。开始几年,是舍不得路费。混好了之后,又忙着开店的事,再加上媳妇接连怀孕生孩子,根本抽不出时间。 在过去的这几年,他通常一年也难得回一次老家,即便是回了老家,也主要是为了看望老妈,毕竟父亲在他南下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 两个弟弟,在他的榜样和资助 下,早就迫不及待的南下了,两人目前一个在蔓谷,一个在吉龙坡,做的都是小本生意。虽说发不了大财,不过养家糊口还是搓搓有余的。 除此之外,他还有两个meimei。小妹在高考失利后,既不去读专科学校,也不工作,完全就开始了宅女的生活。 大妹三年前离婚之后,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她本人则在一家距离住处不远的旅馆内做服务员。 为此,黄云章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全当自己不在老妈边,便由两个meimei尽孝了。 他可以打包票的说,老妈绝对会拿自己寄回家的钱,用于接济两个meimei,以及大妹的那两个孩子。 要不然,小妹和大妹一家早就饿死了。 “大哥,我要1000块钱。” 黄云章的小妹直接就伸手问自己的亲哥哥要钱,她攒了一年的零花钱,想买部手机,最后还差900多块钱。 “你这一个死丫头,整天宅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干。大哥才回家,你就忙着问要钱,你要这么多钱又想干什么?”黄云章的大妹不满道。 “你也好意思说我?你是在外面打工,不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赚得钱连你自己都养活不了,还不是赖在娘家不走。”黄小妹也不是好惹的,立马反击道。 “最起码,我还干了一点正事儿,完全不像你在家里白吃白喝。”黄大妹随即怼了回去。 黄母见两姐妹在周遭邻居们面前直接吵了起来,感觉丢大脸了,立即呵斥道:“你们俩都给我住嘴,你们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赶紧给我回屋去。” 姐妹俩一起闭嘴,默默地转走了进去。两人怒目相对,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两人之间早就互相看不惯对方了。 黄母和颜悦色的对儿子关心道:“怎么买车了?你在家里也待不了几天的。” “我们进去再说吧!”黄云章主动搀扶着黄母道。 走进屋子,关好门,“妈,这次我回来,大概要待一个月,买车也是为了方便出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