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0章 拭目以待 (第2/2页)
学,可对?” 这话有些蛊惑的意思。 上一次科举让天下考生哀鸿一片,今日大家来此聚会,实则有些誓师的意思。 “对!” 众人欢呼起来,掌柜在含笑看着。对于他来说,谁赢谁输都无所谓,生意好就行。 可伙计们却聚在一起嘀咕着。 “待诏弄了那个金肥丹,某家里做出来了。等丰收之后,这日子也就好过了。” “还有那个救心丸呢!” “待诏是好人,这些学生不学无术,看着像是……” “发情的公狗。” “咦,那人是谁?” “待诏……” “见过待诏。” 那些考生听到声音都看向门外。 沈安走了进来,说道:“声音不小。” 考生们有些尴尬,有人说道:“我等却是忘形了。” 有人却不服气,大抵是觉得低头不爽,年轻人的胆子又大,就说道:“某钱林,见过待诏。敢问待诏,此次太学可能再度独占鳌头吗?” 有人怒道:“题海之法是待诏所创,拿着待诏弄出来的东西得意,要不要脸!” “是,不该这般得意。” “某错了。” 几个考生赧然冲着沈安躬身。 喝水不忘挖井人,这是美德。 沈安看着他,良久不语。 钱林依旧昂着头,丝毫不见害怕。 沈安微微颔首道:“拭目以待。” 他出了这里就去了太学。 太学今日已经停课了,沈安去时就郭谦他们在,还有十余名老儒。 “学生们可有自信?” 郭谦摇头道:“平常罢了。如今各地的学生都学会了多做题,学生们都以为把握不大,可……” 他眼中多了钦佩之色,“你请了这些大儒来,专门去探究历年来的考题,还去琢磨今年可能出题的人,还有可能的阅卷官,看看他们喜欢什么文风……” 陈本也低头了,“从上科结束之后你就着手此事,当时某还说你急切了些,可如今某却服气了。” 沈安微笑道:“万变不离其宗,发解试和省试是关键,可怎么才能去猜到题目?怎么才能写出让考官喜欢的文章诗词?这就要去琢磨。” “当初有人说人选太多,不好找,可当今官家当政多年,秉性都定型了。只要经过仔细探究,就像是从湖里打捞鱼儿一样,不断缩小范围,最终确定一个范围,这便是筛选,也叫做……” 也叫做大数据! 不过此刻没有后世的条件,只能人工来分析。 “明年!明年的省试我太学依旧能独占鳌头!” 沈安微笑道:“拭目以待!” …… 发解试依旧是按部就班,开封府的考场里,考生们拿到了题目,只是一看,就不禁面露微笑,然后看看左右。 大家都在看着自己的左右,胆子大的甚至还敢回头。 ——妥了! 长时间的疯狂做题,带来的是熟练,拿到题目就有了腹稿的熟练。 大家都在微笑,淡定得意的微笑。 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微笑。 “坐好,不许交头接耳,否则都赶出去!” 巡场的人来了,厉色大喝几声,考生们赶紧端坐。 此刻大多数考生的心中都在想着一个人。 沈安…… 他的题海之法……真的好啊! 至于什么微言大义,什么圣人之言…… 对不起,此刻某只想考中,然后走上人生巅峰。 人性在这些细微处被剖开,没有人能幸免。 众人低头,渐渐有人开始书写。 考场内的气氛渐渐安静下来,只余写字时的细微声音。 这是从未有过的。 以往的发解试时,此刻大部分考生都在琢磨题目,愁眉苦脸的打腹稿。 几个考官面面相觑,有人低声道:“沈安弄了那个题海之法,如今的考生都是下笔如有神,快的不行。” “那人……他这是把文章诗词变成了市井的东西,人人皆可学,人人皆可考,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会如何?” “到了那时,一次考试蜂拥数十万人……可怖!” “那科举估摸着就废掉了。” “不会被废掉,只能是换个法子,不能再考诗词文章了。” “那考什么?” “某不知。” 众人面面相觑,但又觉得这个猜测有些无稽了。 人就是这样,危机没出来之前总是乐观,鸵鸟心态之下,得过且过。 “题海之法……将会改变科举,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沈安作为创始者,必将青史留名。” “不过太学却没了优势,此次沈安要愁眉苦脸了。” “他这也算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 考场内的气氛渐渐活泛起来,考官们面带微笑,仿佛就是弥勒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