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剑心通明,烛幽天地 (第1/2页)
“如你所言,我又自私又冷漠又小气,缺点甚多。这些事我自家难道不知,何须你多嘴?乱我心神,你也配?” 陆生骑龙镇海,面目阴沉,煌煌威煞含而不发,真有几分鬼府阎君的气势。 黑山看中陆生,是因为他稀有的通灵之体,但斩龙相中陆生,却是因为他的通透。 在失去了最重要的人生榜样后,陆生在迷茫困惑中觉悟出了自救的方式,那就是通过比照身边的人事物,来明己心见本性。 见本性是看清自己,明己心是认清自己的欲念。 本性与欲念既能统一,也能相悖,这两者离合交互,共同组成人的真我,是一种有原则却无定性的存在。 从与大相径庭却又惺惺相惜的三兄弟一起度过单纯美好的校园时光,到进入光怪陆离的轮回世界面对生死存亡与超凡力量,陆生的采样越发丰富,遇到的考验与诱惑也水涨船高。一关关克服的他,在明心见性,去伪存真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坦荡。 因此,尽管如通体内新生的魔头狡猾诡谲,但它从一开始就错估了陆生自我认知的精度与深度。 我不怕死?谁说的?有东西在干扰我!将计就计。 于是,外魔顺着陆生的剧本一步步入瓮。而陆生在水龙吟的掩护下,坐在幽深的海底,翘首看戏。 正常来讲,外魔入心后本应能窃取到宿主的力量,幻化成宿主的样子。可惜它以为的破绽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四周的海水充盈着精纯凛冽的剑气,它既无法混入其中藏匿,也没有办法汲取到一星半点的养分,永远是一团格格不入的杂质。 外魔不甘地扭动着,想要一鼓作气冲上去污了剑胎,却陷入了咫尺天涯的困境,无论它冲出去多远都缩短不了二者的距离。 “我辛辛苦苦地陪你演戏,还不是为了引你出来,在人心上作一番较量。但凡剑意精湛的剑修,虽不屑玩弄人心,却也是鉴别真幻,直击灵眛弱点的一把好手,当然,我说的不是我自己。” 陆生向着海上明月恭敬地拜了一拜,便有似真似幻的氤氲烟气自上垂落,深入识海。 外魔剧烈地挣扎起来,但纯属白折腾,那剑气根本不是来找它的。 斩龙借助陆生的通灵特性留下这颗龙珠可不是给他当打手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梦醒之后依然能尽师者之责,在陆生的修行关窍上予以适时指点和考验。 他还为其取了一个陆生很熟悉的名字-《五年磨剑三年实战》以示敦促鞭策之意。 且说那云烟自陆生头顶没入后,便化作了无数仙真对战天魔的画面。 有桀骜法师颠倒真幻,玩弄天魔于股掌间;有得道高僧不动真如,任魔头千变万化我自安忍如山;有绝代女仙冰封三千外道,于动静变化中窥破事物脉络,截绝百汇灵机;有不世剑修气冲霄汉,以我心换天心,破尽世间万法。 凡此种种皆无具体法门,旨在给陆生以参考,让他开发自己的思路。 龙生九子应是各不相同。斩龙当年不收徒弟,就是怕教出些个没有个性的样子货,于是他才苦心孤诣地想编写一本特殊的剑典。 在这一过程中他虽饱受无劫大兄“欺凌”,还被昊典以“试剑”之名摁在地上摩擦,但他们真正的心意斩龙是明白并感恩的。在他心中,最终的《苍龙剑典》是由当世最顶级的剑仙们共同锤炼而成,这是一本拥有无限可能的剑典。 只是世事无常,这颗剑道遗珠空守了悠悠万载,才真正寻到了自己的传人。 陆生参照着斩龙传授的经验,结合自家条件思索应对之策。他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趁着魔头自露其尾时把小和尚那只也一并抓出来。 以力破之我还做不到,真如不动又只能处于守势,但以我的天赋,我应该走的还是以洞悉为主,直捣黄龙的路子… 陆生双手抓住龙角,神情渐渐和缓平静,连带着剑胎也龙首轻点,眼皮打架。不一会儿就一起合眼垂首,酣然入梦了。 不知陆之梦为苍龙与,苍龙之梦为周与? 一人一龙忽然崩散开来,浑化于整片识海之中,无相无形。明月也光辉尽敛,天地具陷入极致的黑暗与宁静。 外魔惶惶不安,一动都不敢动,它能感觉到海水中的剑气正越发入微入化,单是躯体接触到便被慢慢渗透,腐蚀崩化,若再妄动予以更大的刺激,呵。 这算什么,那臭小子是要凌迟我吗? 很快,外魔连意识也陷入了混沌,墨汁般的躯体被浑化剑气彻底剖解,展开成丝缕之状,露出其所有内在结构,法则脉络。 忽而天地间光暗交替,原是有伟岸的水神在调皮的眨眼。 这神灵人首龙身,目光如烛,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正是将自身通幽本质与剑胎相合的陆.烛龙.生是也。 大梦不觉醒,人剑已合一。 剑心通明这境界,竟让陆生这怪才以自入“己”梦的方法,一步跨进。 剑心通明(此技能不可升级):人剑合一,剑意化生。 这时苍龙剑典的神妙之处便显现出来,修习者最终能修出怎样的剑意,全无定数。像陆生,莫名的竟生出两种剑意。 烛照(剑意)lv1: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