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虚幻的故事(5) (第3/3页)
,日光随波光荡漾,极目远眺,心旷神怡,神志已飘向那久远的地方去了。在那里构筑属于她的温暖的天堂,那里只有幸福的生活。 心神与目光疲倦了的时候,回到眼前,仔细帮自己在脸上找斑点,偶尔轻轻抠下一个后,用纤纤的手指轻轻地柔。 转眼到了黑夜里,彼此依旧偎在一起欣赏狂乱的星星。天空中常涌起可怕的云层,周围如鬼惑的叫声不断,冷风夹着凄凄的响声肆虐。只要心心相通,相互递以勉励的眼神,就可以呆到天明。反欣赏夜的阴影的消失与在这黑夜里绽放的花朵。 终于相约去市中心玩,混迹于茫茫人海中,希望溶入入流的人群。肚子饿了的时候,牵着她去吃肯德基,她却坚决地予以拒绝了,那长发下瘦弱的脸盘此时显得是那么执着与认真。接着去了一家小饭店,要了两盘粗炒粉。想不到第一次请她如此艳丽的女孩吃饭,结果却只是吃外省学校读书时常吃的炒粉。 她说在赣省他们家乡,炒粉可谓当地的特产,色香味俱全,价格又实惠。有几年没吃到了,因为这个城市根本找不到炒得那样到位的炒粉。这话不假,自己在赣省省城读了四年职校,回想起来,粗炒粉却最难以释怀。当时,吃腻了学校食堂的大锅菜,因为那些菜油放的少,根本就是煮出来的,所以常去校外吃饭。 炒菜又比较贵,吃炒粉倒是一个好的选择。炒时先放一大勺色拉油,加热后放粉条炒,再放些菜秧、辣椒,香极了。 想不到这里竟然有炒粉吃,可以满足多年来积存的欲望了。正是傍晚吃饭的点,人很多,坐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只有站着等了很久,终于炒好了两份粗炒粉,用快餐盒装着,在高楼的墙角找一个可以坐下来的地方,两人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天色已昏黄下来,犹如要下雨的样子,从这个角落边经过的行人渐渐少了起来。 忽然觉得彼此在周围建筑的陪衬下构成一幅奇妙的画卷。天色昏黄,在冷清的高楼墙角的阴影下,一个绝妙的少女,和一个落魄的青年,手里拿着快餐盒,节奏缓慢地吃着粗炒粉。 微风扬起,她的长发随风飘逸,盛满苍凉的气氛。分别的时候,相约下一次还要请她吃粗炒粉。 遗憾在气势森严的都市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歇息之处,从而呵护她,让她享受家的温暖。彼此都生活在被人遗忘的都市的暗角。她的言语中流露出早已厌倦现有的这种生活方式,渴望在都市里找一个能彼此惺惺相惜的人,共同筑起爱的小巢。不再做这个职业,凭籍自己的双手,随便谋得一个有点收入的工作,过上真正意义上的渴望已久的城市的生活。 但现在,自己还没有从窘迫中走出来,从而彼此为因不能成全对方而心如刀割。 后来,想不到她回家省亲后便再也没有会来了。很多日子后,她寄来了一封凄婉的信,说她不久前感到自己已染病上身,将变成一个残缺的人,内心极度空虚,此时却迫切想嫁人了。 但因为这个原因,加之早已声名狼藉,最后只有在好心人的掇合下嫁给了一个残疾人。 她的余生中将还有一些眼泪。可怜的人啊,竟这么固执!单纯地以为彼此之间已不可能。她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体面、稳定的工作,应有很多机会可选择一淑女作为终生伴侣。她又何曾不想与这样的人结合,只是苦于自身的悲哀。 于是到此时方才醒悟,开始时她的强悍与不屑一顾的背后,其实隐藏一颗极度脆弱与自卑的心灵。 她最后说,虽然她的婚姻是不太完美的,但从此便有了个可以让自己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小巢,再也不要以摧残自己的方式,求得一些私欲。 她可以好好休息了。就如一片飘泊的叶子,落下的过程中被狂风折腾、撕裂,最后恬静地躺在地上,找到归缩,静静地期待融化消亡。希望她过得好、安心、舒适,直致久远。 生活依旧是在平淡与机械地昼夜往复、日日夜夜轮回中进行着。赤光荏苒,转眼过了一年。 这段时间自己真可谓心清如水,什么都不愿想,什么都不敢想。心中那此隐痛已化作淡淡的遗憾,想起来,却是一番可以挖掘无限的回味。在生存的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努力,就没有不能生活下去的道理。 飘过眼前的倩影们,这一年来,视如过眼云烟。因为深深地知道,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先给自己定好位,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坦途。 踏入社会前现有的一切会给你造成巨大的影响,可以怨天尤人,但绝不能限于此,因为自己后天的改变命运的方式很多,很重要。时不我待,不积硅步无以成千里,应从点滴中积累,争取大的胜利。 珏是对的,她心底渴望的便是用婚姻来解放自己,逃避龌龊的迫害。她终于坚决嫁人了,变成家庭妇女后,她会一改往日绳蝇苟苟浮躁的日子,打碎泡沫的窠臼,找到爱的回归。她是个坚强的女孩。 收到她的信时,还以为她未来将有泪水。其实错了,她如再回来,年复一年下去,才会将自身送入痛苦的深渊。 也许有人会认为,她为父母、哥哥牺牲自己,换取他们的幸福是值得的。但有谁考虑过她个人幸福的权利?对于社会,那无足轻重;但对于她自己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事。社会的道德应是尊重每个人幸福的权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