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章 保你一世 (第2/2页)
本相无论是以往还是现在、将来,绝无与金人求和之意,金人如此相逼,本相目前决意与金人决一死战,不死不休!至于今后是战还是和,就全凭金人的意思了,金人求和,本相也许会斟酌一二的。” 言和之人并非个个都是十恶不赦的,而言战之人也并非个个都是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论之的,关键要看他出自何心,为国为民为了民族大义,就是应当褒扬的。 如此大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王伦闻言心中暗暗摇头道。 建武之前,宋是一败涂地,丧师失地的,是受尽了屈辱,许多人原本以为,闻名天下的李三坚主政之后,如此情形也许能够得到改观,可到目前为止,情况不但未得到改观,还远不如从前。从前至少还保有两淮、江南之地,可目前宋襄阳丢失,两淮之地大半被金军占领,几乎只剩下江南了,若江南再被金军攻陷,那么大宋的江山社稷可真的不复存在了。 李三坚也不过如此嘛,这是此时整个大宋大多数人的想法。 “既然如此,金人使者,又当如何相待?”半响之后,王伦闷声问道。 “过几日再说吧。”李三坚闻言答道:“现在你随我进宫面圣。” ........................... “李相国,哀家是个妇道人家,可不懂军国大事,你以为怎样?” 王伦面圣,一番唏嘘之后,坐在珠帘之后的大宋太后孟氏问了一些金的情况后,又开口问向李三坚道 。 “微臣回太后的话...”李三坚闻言持笏奏道:“王伦只身前往虏地,往来于虎xue之间,金人暴虐,王正道还能坚守气节,此难能可贵也!可堪大用。” 王伦闻言大喜,感激的看了李三坚一眼。 目前大宋的情形果然如王伦打听的一般,宰相李三坚的一句话便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就依李相国之意吧...”孟氏点头赞同,随后下旨赐王伦同进士出身、端明殿学士等。 王伦自是感激涕零。 “官家累了,扶回宫歇息吧,吾还有事情与李相国相商,你们也下去吧。”孟氏随后命人将赵谌扶回后殿,此刻殿中只剩下了孟氏与李三坚二人。 李三坚见状便一屁股坐在了椅中。 连日的cao劳,李三坚感到异常疲惫,在殿中站了许久,都感到有些坚持不住了。同时此时此刻,李三坚也没有必要再装了... 孟氏不以为忤,掀开珠帘走到李三坚面前,看着微微喘息的李三坚,双眼露出了担忧之色,轻轻的说道:“你瘦了。” “胡虏相逼甚紧,国事艰难,容不得微臣多长些赘rou、肚腩啊...”李三坚闻言叹道。 李三坚还是那个李三坚,除了在庙堂之上,说话总是那么诙谐、有趣,且是异常的随意。一般朝议之后,孟氏总是要与李三坚单独说上几句话的,之后就感到心情愉悦了。 “大肚腩好看吗?丑也丑死了...”孟氏被李三坚逗乐了,亲自捧了一碗香茶放在李三坚面前后笑道:“还是瘦些好,瘦些看起来精神。” 两人单独说话之时,孟氏说话也很随意。 “哦?是吗?”李三坚毫不客气,端起茶碗猛喝一口后笑道:“多谢太后夸赞。” 李三坚明显带着调笑之言,不禁使孟氏脸色微微一红,随后又是担忧的问道:“事情真的已到了危急时刻了吗?” 金人的残暴,孟氏虽未亲身经历过,但却是久有耳闻,赵佶、赵桓及其后宫一干皇后、嫔妃、才人、宫女的下场,孟氏想起来,便不寒而栗。 李三坚闻言放下茶碗,正色对孟氏说道:“在你面前,我不说假话。胡虏中路大军顺江东进,其前锋将至铜陵、、太平州、太平州一带,胡虏东路大军,此刻正在猛攻扬州、高邮等地,扬州难保,危在旦夕,两路大军不日将兵临建康府城下了,我大宋实已到了万分危急之时刻也!” 什么?孟氏闻言惊得怔怔的看着李三坚,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小道道...”李三坚见状牵着孟氏的手,低声却异常坚定的说道:“李某已集主力于建康府一带,与金军决一死战,绝不容虏贼危害你与陛下,在这个世上,也无人能够威胁到你们,除非李某先死,否则定保你一世。” “小状状...”孟氏闻言担忧又感激的泣道:“我长这么大,可从未有人在我面前说过这些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