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二章 谏逐客令 (第2/2页)
“好。” 萧博识回去休息后,孟谦继续处理工作,可就在8月9号这一天,一则消息砸了下来,米国传出了华夏留学生都是间谍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孙晓静很快来到孟谦的办公室,“孟总,米国那边闹翻天了,对华夏留学生这般的诽谤在整个西方历史上闻所未闻,舆论的爆发就在眼前了。” “你有什么想法?” “抢人!” “抢人?怎么抢?” “米国要把我们华夏留学生赶出来,我们就去抢这些留学生。” 孟谦当然也希望如此,但孟谦不得不露出遗憾的表情,“教育这个事情,牵扯太大,尤其是高等教育。 我努力了18年,总算是改变了一些大环境,也创造了西湖大学,总的来说我已经很满意了,但终究还是得承认事实,我们的高等教育根基依然薄弱。 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不再选择米国,但他们还有英国,德国,法国之类的大学可以选择,我们要抢,恐怕有点难,还是先想办法把人才吸引回来吧。” 孙晓静突然意味深长的一笑,“抢人不一定是把人抢回来了,也可以是抢心啊。” “抢心?” 孙晓静凑近跟孟谦说了自己的想法,孟谦不禁一笑,“你这是在帮米国啊。” 孙晓静也笑了,“这些话,米国听得进去确实是在帮米国,但米国如果听不进去,那就是最大的嘲讽,并且会在很多人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那你就不担心他们听进去?” “世界大环境变化到这般地步他们还不改变策略,他们能听进去个鬼。” “哈哈哈哈。”孟谦大笑几声,“孙姐现在真是越来越有趣。” ... 从8月9日开始,不仅仅是华夏,关于这种对华夏留学生的极端抹黑逐渐蔓延到了印度,东南亚,甚至是欧洲。 毕竟,印度和东南亚留学生这两年日子也不好过,欧洲则是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态度,趁着这个机会彰显一下欧洲对亚洲留学生多好,欢迎更多的亚洲留学生到欧洲去。 等到8月12日,孟谦的风信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 文章封面采用的就是李斯的。 “米国之所以强大,正是因为其包揽天下贤士,聚天下能人,集天下之所长,建一国之辉煌。 米国之所以能持续强大,是因为其懂得取之于人才,用之于人才,将人才奉为座上宾客,给人才以安居之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米国用事实向世界证明,开放包容是强大的根本,反之,封闭自我往往容易自毁长城。 几十年来,海外人才在米国建立累累硕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而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份稳定而已。 巴斯德曾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一句话引发长年争议。 在我看来,很多人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科学与科学家,本是两个概念,随着这两年全球合作项目的增多,大家应该逐渐意识到科学无国界这句话的含义。 科学本身,就是不该有国界,而科学家,出生那一刻就是有国界的。 可问题是,对于科学家的偏见,可能将导致科学有国界的发展。 因为科学是否有国界,其核心就在于强国之开放,全球之和平。 为了科学的发展,我们期待的当然是一个无国界的科学环境,而为了更好的维护无国界科学的发展,我们需要是的对科学家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 但最近,事情正在往一个糟糕的方向发展。 虽然大风集团遇到了一些麻烦,但在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我们还是希望大国都能有大国风度,有大国担当,更重要的,是有大国感恩。 船行千里,无水不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此,无论是从一国的强大,还是从科技的发展,亦或是从全球的平稳角度来说,我都希望大国不再有极端的偏见。 虽然2000多年过去,很多情况已然不然,但或许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愿人才无需再恐慌,愿世界早日脱离混乱。” ... 正如孙晓静所说,米国如果能把这些话听进去,那是在帮他们,可问题就是... 孟谦发问文天晚上,米国推特发出消息:米国的伟大不需要华夏人。 孟谦再次翻出自己的推特小号,赶紧去点赞。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