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 老匹夫(二更) (第2/2页)
领南军作战,攻打三郡地盘。哎……” 愁人啊! “父亲不想出山,不如直接拒绝。” 三子崔望郑重说道。 崔植崔大人呵呵一笑,“派人去门外看看,金吾卫走了吗?摆明了老夫不想去也得去。” 三子崔望蹙眉,“八郎秀程在平阳郡读书,此事天下皆知。陛下请父亲统兵,就不担心我们崔家的忠诚吗?” “区区一个八郎,又怎会入天子的眼。两头下注而已,陛下心知肚明。他不会因为八郎,就放弃启用老夫!” 崔望想了想,“儿子陪父亲前往建州。如果当真任命父亲统领南军,儿子愿意为父亲分忧,担任前锋,杀出一条血路,趁早结束这场乱局。” 崔植意外,又颇为惊喜。 三子崔望,是崔家公认的大才子,文韬武略,无一不精通。 只是不喜官场风气,拒绝出仕做官。 这一次,竟然肯出动领兵,真乃意外之喜。 崔植崔大人轻咳一声,先别忙着惊喜。 他问道:“三儿为何愿意跟随为父,领兵作战?” 崔望面容严肃道:“当初父亲任讨虏大将军,一度病危。儿子只恨当时不在父亲身边,不能为父亲分忧。这一次,无论如何儿子必须跟随在父亲身边,随侍父亲,以防万一。” “哎!是老夫拖累你。你本喜官场,为了老夫,甘愿出仕。” “儿子在父亲跟前尽孝,是应该的。只要父亲别嫌弃儿子愚笨,即可!” 崔植崔大人哈哈大笑,笑声爽朗。 “有三子相助,三郡必能拿下。收拾收拾行李,我们父子随金吾卫前往建州城。” …… 建州的东平王府,比起原先京城的东平王府,面积小了一半。 东平王萧过,眉头紧锁,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 妻子许氏知道他在忧心何事。 他在忧心三郡安危,忧心萧逸夫妻安危。 朝廷发兵,久攻不下,加之北魏出事,本来以为这一波稳了。 没想到朝廷决定换将,重整旗鼓,再次兴兵攻打三郡。 当年,他奉命领军,阻击乌恒进攻京畿,身受重伤,侥幸活了下来。 后来萧逸接替他的位置。 而他则带着东平王府跟随朝廷南下。 这也是萧逸的意思。 当时局势不明,掣肘太多,东平王府低调点,跟着朝廷南下,保富贵日子不难。 来到建州安顿下来,转眼就过去了三五年。 这些年,他赋闲在家。 当年的伤势,给他留下了不少后遗症。 好在皇帝萧成文还算厚道,不曾为难他们一家子。 反而因他阻击乌恒有功,赐下赏赐,并且给了他一个闲散差事。 不用去衙门当差,白领俸禄的闲差。 安安稳稳的过了几年富贵日子,直到去年,朝廷对三郡开战,他便紧张起来,一日不得安宁。 他和妻子许氏说道:“原本我不担心三郡安危。但是这一次不一样,皇帝钦点崔植老匹夫统领南军,任命崔望,仲书豪为副将。 崔植老匹夫擅军事,曾在边关前线待了数年,统领几路大军同乌恒作战。就连刘章,当年也要听他调遣。 崔望,崔家不出仕的才子,据说文韬武略皆出色,颇有谋略。 仲书豪,称得上是崔植老匹夫的老部下,当年在边关的时候,两人就搭档做事。 仲书豪本人也上过战场,正儿八经和乌恒干过仗。这几年韬光养晦,只会比当年更强。这三人一起,三郡危矣!” “王爷应该对弟妹多点信心才对。弟妹算无遗策……” “这次不一样!”萧过连连摇头,“我心中很是慌乱。最近可有金吾卫在门外徘徊?” 许氏摇头,“不曾发现金吾卫的踪迹。” 萧过捂着额头,长叹一声。 他靠着椅背,心情着实烦闷。 为了避嫌,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和平阳郡那边互相来往。 所谓来往,也只限于互送节礼。 情感上,他自然希望三郡赢下这一仗。 东平王府,当年还是诸侯王的时候,何等的风光。 权柄在握,将士听令,可谓是一呼百应。 是朝廷毁了东平王府。 问他心里是否有恨意? 肯定是恨的。 如果朝廷和刘章开战,身为萧氏族人,他肯定希望朝廷赢。 但…… 朝廷和燕云歌开战,他肯定希望燕云歌赢。 他恨不得明天萧逸就率领大军,攻下建州城,杀了皇室那一家子,给当年惨死的诸侯王们报仇雪恨。 眼下,他忧心忡忡。 这一关,燕云歌要如何闯过去? ------题外话------ 双倍月票,冲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