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8章 养不起 (第1/2页)
北魏! 永定帝刘章,决定采纳众臣的意见,更改国号。 朝臣三呼万岁。 那个破国号,早就该更改了。 明明是刘家天下,偏要用萧氏皇族的国号,这不是找抽又是什么? “魏”在走下坡路,丢了半壁江山,这气运啊就差霉运当头,可谓是日薄西山。 刘氏江山用国号“魏”,等于是在分摊大魏江山的霉运。 所以说嘛…… 人得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天行事。 尤其是国号,年号,事关一国气运的大事,岂能任性。 经过旷日持久的讨论,刘章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案,最终他还是采用了嫡长子刘宝顺的提议。 定国号“梁”! 同时更改年号为“永袭”! 从明年开始,就是大梁朝永袭元年。 大事定了,发文昭告天下。 从今以后,只有大梁朝,没有北魏。 刘氏江山永固,萧氏皇族从这一刻开始,无论何种意义来说,都是丢失半壁江山。 过去,北地称之为北魏,人们还可以自欺欺人好歹也算是大魏江山。 而今,想要自欺欺人都找不到借口。 消息传遍天下,南魏皇帝萧成文关起门自闭了一天。 他要替先帝背锅,还去皇庙祭拜。 虽说…… 是德宗太宁帝丢失了半壁江山,但,刘章是在他做皇帝的时候登基称帝,又是在他做皇帝的时候更改的年号,断绝了人们自欺欺人的念想。 天下忠臣孝子何其多,没有自欺欺人的借口,这帮忠臣孝子必定是哭天喊地,撞柱而死都属于正常cao作。 他身为皇帝,还是先躲到皇庙清净两天,做个姿态出来,以免被一群食古不化的人围攻。 当皇帝难啊! 有人自欺欺人,他还不能拆穿真相,掷地有声地高呼大魏早就丢失了半壁江山。 等到刘章拆穿了真相,他还不能吭声,还得做出一副好生难受,朕心不安,朕对不起列祖列宗的态度来。 P! 他哪里对不起列祖列宗? 这些年,他殚精竭虑,开科举,征南疆,将大魏的疆域足足扩大了一千里,还将继续扩大。 他自认为,不必任何一个祖宗差分毫。 也就比太祖皇帝差一些。 比起父皇,兄弟…… 他强多了! 若是从一开始,就钦定他为储君,继承皇位,说不定京城丢不了,半壁江山也丢不了。 可惜啊…… 现在说如果,毫无意义。 躲进皇庙,冷冷清清。 德宗太宁帝的灵柩,就停放在皇庙,指望着有朝一日能葬入北地皇陵。 他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像是个虔诚的信徒。 “朕如果在建州城外的霍山重建皇陵,会如何?” 他身边,此刻只有费公公相伴。 费公公闻言,顿时唬了一跳,连大气都不敢喘。 “陛下,要,要重建皇陵?这这这,此事关系重大,朝中恐怕人人反对。” 是的! 肯定会人人反对。 皇陵丢失了,没关系! 但是信仰不能丢。 南魏朝廷终有一天会收复北地,重拾河山,历代皇帝都将葬入位于京畿的皇陵。 这就是信仰! 想不想北征是一回事,信仰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算大家生出惰性,耽于享乐,不想劳民伤财去北征。 祖宗陵寝这个信仰,坚决不能丢失! 一旦丢失这个信仰,就像是南魏朝廷不再是正统,没有资格号令天下一般。 这便是祖宗信仰的力量! 有信仰,有祖宗,南魏才是名正言顺的正统。 连祖宗信仰都能丢弃,有什么资格自称正统? 开玩笑! 费公公想劝皇帝三思,可是劝解的话始终不曾出口。 因为…… 所有的道理皇帝他都懂,比任何人都懂,并且运用得炉火纯青。 费公公只能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是想放弃北地吗?北征也要放弃吗?” 皇帝萧成文自嘲一笑,“有时候朕也会问自己,要北征吗?北征还有意义吗?从父皇铲除诸侯王开始,北地就年年闹兵灾,民生凋敝。北地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北地,那是一个贫瘠的土地,负担很重。 刘章为什么要丧心病狂诛杀北地世家,还不是因为靠赋税养不了那么多兵,养不了那么多官。他只能靠抄家灭族,解决钱粮问题,顺便收回一部分田亩,用来安置失地的流民。 朕若是北征,收回了失土那天,也就面临着和刘章一样的问题,养不起!却又不能不养!劳民伤财,将钱粮从南地运往北地,路上的消耗都足够上百万人吃喝。哎……” 一声叹息,道尽了皇帝萧成文心中的矛盾挣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