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84章 机会 (第2/2页)
,谁坐龙椅,都一个德行,百姓日子都是越过越苦。 当年,吴家也是薄有资产的小地主。 奈何,北地年年打仗,走了司马斗,来了乌恒王庭。 走了乌恒王庭,又来司马斗…… 反反复复,家中几次遭遇劫掠,几代人攒下来的一点家业,化为乌有。 全家只能到城里投靠亲戚,在城里挣扎求存。 他一个人心灰意冷地来到城外货栈,本以为今天必定会挂零蛋,没想到……、 他看见了什么? 货栈大门外,摆着还几张桌子,挂着‘招工’的牌子。 今儿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这个时辰竟然还有人招工。 他心中大为高兴,总算不用挂零蛋,能拿工钱回家。 招工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部分都是京畿本地人。 那些流民,则在远处观望,不敢轻易靠近。 吴守业格外得意,就该如此,就是不能给那些流民机会。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京畿。 小小京畿,哪里容得下这么多人吃饭。 哼! 遇到昔日工友,闲聊几句,这才知道今儿为何反常。 “……昨日你没上街吗?随燕夫人一起来的,还有天下各地大商贾。这些豪商可有钱了,你瞧,才刚来,就开始招人。” “他们招人做什么?有什么要求?”吴守业紧张兮兮,生怕自己被淘汰。 工友说道:“我听人说,好像是招人修路。” “修路我行啊,我能挑能担。”吴守业放心下来。 修路这种苦力活,他肯定没问题,肯定能应征上。 兴奋过后,又好奇修什么路。 刘氏坐江山那会,也修过路,也就是开头几年,修过两回路,后来再也没修过。 工友告诉他,“我也是听人说,好像是要修缮皇城到京城的官道。” “京城都被烧成了废墟,还修什么路啊!” “你还不知道啊!” “知道什么?” “都快传疯了,说是燕夫人要出钱重建京城。” “不可能吧!那得多少钱啊。燕夫人就算富可敌国,靠她一个人的财力哪里能重建京城?” 吴守业年少时,家庭条件还不错,好歹读过书,有点见识。 一听说要重建京城,先不说是不是谣言,单单钱的问题,他就觉着不太可能。 工友一本正经地强调,“是真的,我不骗你。昨晚夜市你肯定没出来,市面上都传遍了,都在传燕夫人要重建京城。” “是啊,是啊,我们也都听说了。” 队伍前后左右的人全都加入了这场八卦聊天,一个个都信誓旦旦说要重建京城。 “不重建京城,干什么修路?” “京城那边现在还有人吗?” “有啊!我舅娘的姨表亲的干兄弟就在那边种地。”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希望重建京城的传闻是真的。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燕夫人治下没有苦役,给衙门干活都有工钱。 我有亲戚在东阳郡,他告诉我自从燕夫人到了东阳郡,百姓就没有了苦役。 给衙门干活全凭自愿,十天结算一次工钱,而且包吃包住。 他说,好多人都愿意给衙门干活,工钱公道,结算及时。要是出了意外伤残或是丢了性命,还有一笔抚恤金。” “骗人的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骗你我就是畜生。我亲戚叫我去东阳郡干活,我家有个老娘没人照顾,我走不开才没去。要不然我早就去了。 不过,我隔壁村有人偷偷南下做工,第二年就给家里寄回来五贯钱。听人说,还在南边置办了一栋宅子。” “绝对是骗人。都是下苦力的人,从没听人说过谁下苦力还能置办宅子。” “我也觉着是骗人。” “南边哪有那么好,怎么我从没听人说过。” 吴守业也觉着是骗人的,不过招工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工钱也实在就好了。 终于轮到他。 当招工伙计得知他竟然会写字,一脸惊讶诧异。 “既然读过书,干什么下苦力?找个账房应该不难啊。” 吴守业尴尬一笑,“我算账不行。” 伙计‘哦’了一声,恍然大悟,“也可以做书办啊!” “没机会。大户人家只要熟悉的人,我们乡下来的,没关系没引荐人又没担保人,做不了书办。” 招工伙计了然一笑,“你读过书,下苦力太浪费。你愿不愿意做书办,我们这里需要大量书办下工地做登记。不过,活也不太轻松,日晒雨淋……” “我愿意,我愿意!” 不等伙计说完,吴守业激动地叫起来,生怕晚一秒机会就溜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