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99章 榜样的力量(二更) (第2/2页)
,后来背叛了燕夫人……”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是叫杨什么来着……” “杨慕,大理寺杨大人。出身山沟沟,上识字班考科举,做官。结果不知道为什么想不开,竟然背叛了燕夫人跑到北梁做官。” “这个杨大人后来怎么样?怎么没听到消息了?” “人都死了,你们不知道吗?” “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听人说过。” “已经死了一两年吧。要是他没背叛燕夫人,现在说不定就是西京府的父母官。” “可惜了!” “你们说的杨大人,真的是识字班出来的?读识字班还能考科举?” “骗你做什么。平阳郡那边,很多学子都是通过识字班出头,考学优秀者就能进入松山书院读书,然后参加科举。而且,不用花费一文钱,从吃穿住用,书院全都包了。” “竟然有这么好的事情,不可能吧。” “怎么就不可能。上次夜市着火,官府说补偿,后来也全都兑现了。” “这事我知道,那些房子被烧的人,不花一文钱就得到一栋新房子,运气好得要死。” “都和你们说了,官府犯不着骗你们的钱。你们口袋比脸蛋都干净,燕夫人富可敌国,能稀罕你们手头那几个铜板?” “燕夫人当然不用稀罕我们手头的铜板,这城里,有一半的人都指望着燕夫人吃饭。” “现在都相信我的话了吧,谁报名参加识字班,来来来,都到我这里做个登记。许家嫂子,你第一个登记……” 类似的情况,在不同的坊市发生着。 还有人为了识字班一事,特意跑回家。 吴守业,身为工地书办,特意请假两天跑回家,就是为了给孩子报名识字班。 他担心家里婆娘耽误了正事,非得自己cao办才肯放心。 他识字,却因为忙于生计,只给几个孩子开了启蒙,勉强认识一些字。 他一直很遗憾,自己没有能力送孩子去私塾读书。 如今有免费识字班,只要表现好,学得快,就有机会进入书院读书,还有奖学金领取。 这等好事,其他人还在犹豫,他已经义无反顾,就算是天打雷劈也要送孩子上识字班。 两个男孩,三个姑娘,无论大小统统送去。 “把小子送去就行了,干什么还将姑娘也送去识字班?” “你懂什么。姑娘识字,以后无论是做工还是找婆家,都比其他人强。就连扫大街,识字都比不识字多拿一文钱的工钱。找婆家,都可以挑三拣四,只有我们嫌弃别人,不怕被人嫌弃。”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天都变了,已经不是以前的天,你就不要拿过去的老观念看今天的事情。换做以前,识字的确没有用,像我,苦读多年,也只能下苦力。而今不一样,我识字我就可以做书办,拿着高出下苦力几倍的工钱,干着比下苦力轻松许多的活。” “那,真要将姑娘送到识字班?识字班一趟两个时辰,耽误活路。” “所以说你头发长见识短。我现在挣的钱,足够全家人过活。不差姑娘那点工钱。以后,孩子们就专心读书,干活都是其次。” “现在挣钱了,也该省着点用。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就两间房,哪里住得下。要是能买一栋自己的房子,不要求多大,孩子们能有自己的卧房就行了。我也是为了多攒点钱。” “放心,房子的事情我已经有想法。总之,五个孩子外加你,都去识字班。” “连我也去?”他媳妇一脸震惊。 “你天天给人浆洗缝补,累不说,工钱又少。真不如去扫大街轻松又挣钱。等你认识一百个字,就可以做一天三文钱的活,你愿不愿意?” 他媳妇一听,好像有道理哦。 “那我真的和孩子们一起去识字班?会不会被人笑话,我都这么大年龄。” “怕什么。比你年龄更大的都去识字班。手快有手慢无,早识字早轻松。总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吴守业将一家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这里一带头,他所在的大杂院,坊市,全都跟着去识字班。 因为,大家都从吴守业身上看到了榜样,识字的榜样。 认识字就可以做书办,拿着‘高薪’。 想想几个月前,吴家可是整个坊市最穷的一户人家,穷到一天吃一顿,还要借粮吃。 如今,吴家虽然不是最富的,但绝对达到了一天吃三顿,两顿干一顿稀,甚至还能攒下钱的地步。 这是什么? 这就是活生生读书有出路的现实例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