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阿大策高妙 豹子计两得 (第2/2页)
笑道:“吾家阿大此策何如?” 刘闲之已经想定,紫赤的脸上,露出佩服之色,说道:“司马此议高妙!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眼下之局,正是大丈夫当断之时!司马此议,虽舍郯县,然可取彭城!诚如司马所论,彭城之重要,远迈郯县。今按司马此谋,若能终得彭城,郯县虽暂弃,不足惜也。” 顾乐之等吏也都赞同谢适的此议。 谢崇便就传檄贺浑豹子,令他撤围郯县,以一路兵南下下邳县,一路兵西南进驻吕县。 在贺浑豹子撤围,其部抵至下邳县、吕县之前,北府军暂时停下对彭城县的围攻,并遣兵一部返回下邳县,先对下邳县的城防做个增强。 军议罢了,诸吏、诸将络绎出帐,各自散去。 后头出帐的孙无极、朱隽等几个参将,方行几步,尚未离远,悠扬的筝音便从帐中传出。 谢崇才华横溢,博综诸艺,音乐、舞蹈、书法,没有他不会的,且样样精通,俱皆享有盛誉於江左。这筝音,便是他弹奏出来的。 旷远的筝音中,隐约有曼吟之声。 众吏停下脚步,侧耳听之,是谢崇在吟诗。 听他吟道:“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暮冬时节,天冷风寒,两万虎贲将士,重围坚城,绵延数里的大营中充满杀伐。 却筝音、诗声入耳,饶以孙无极、朱隽等武人,亦不觉恍惚若有春风拂面,身置季春河畔。 …… 孙无极回到自己部中,召聚刘丰等军吏,把谢适的谋议、谢崇的命令转达给他们,及谢崇抚筝这事儿也做个趣闻给他们说了。 刘丰叹道:“参军深谋,府主闲雅,兄弟一时俊秀,我辈自惭形秽。” …… 朱隽回到帐中,亦召部中军吏,转达谢适、谢崇的谋议和命令。 军吏们听完,有人见朱隽面含忧色,问道:“宗帅,谢参军此谋上佳,公缘何忧虑?” 这些军吏都是朱隽昔为流民帅时的部曲,所以私下里,有时还会以“宗帅”尊称他。 朱隽说道:“我等投北府之前,久在徐州,贺浑豹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我都很清楚。谢君的此谋诚然上佳,我所忧者,只怕贺浑豹子不肯听从!” “这个不至於吧?若无我大唐收留,贺浑豹子早成刀下游魂,他便是不感念国朝收容他的恩典,难道他就不怕他如敢不从府主军令,那日后氐虏再打他时,府主也许就不会援助於他?” 朱隽慢慢地摇了摇头,说道:“就是他不听从府主的军令,为了遏止氐虏犯我扬州,氐虏日后攻他的时候,府主也一样会援救他的。” “……那如果他真的居然不从府主军令,可该如何是好?” 朱隽没有回答。 若贺浑豹子不从谢崇军令,那谢崇拿他还真没有办法,北府军或许就只能连彭城县也放弃了。 …… 彭城县离郯县二百里,快马疾驰,谢崇的军令於次日晚上便即送到了贺浑豹子营中。 收到谢崇军令,贺浑豹子看过,与传令的谢崇部军吏说道:“你且先休息下,待我写好给谢公的回书,你再回去。” 军吏应诺,退出帐外,自有羯吏引他去别处休息。 贺浑豹子等那军吏出了帐后,随手把谢崇的檄令扔到案上,换成羯语,笑与帐中的刁犗、桃罴、贺浑聪、沙门吴等部属说道:“唐儿无胆,氐虏的冀州援兵进驻到武原、傅阳罢了,就把谢崇吓成了这个样子,叫我撤围郯县!” 刁犗说道:“谢崇请明公撤围郯县?” “是啊,叫我兵分两路,一路增援下邳县,一路进屯吕县。” 刁犗说道:“援下邳、进屯吕县?” “援下邳,是谢崇担心氐虏援兵会断我军与他所部的退路;进屯吕县,他是想让我军给他看住氐虏的冀州援兵,他好攻打彭城县。” 桃罴说道:“明公,氐虏的冀州援兵进驻武原、傅阳,他们是有可能攻打下邳,断我军后路的;谢崇请明公撤围郯县,似乎也不是不可行?” 贺浑聪瞅了桃罴一眼,瞧在他是自己帐下老将,向来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份儿上,没有发怒,摸了摸虬髯,说道:“不然,我料之,氐虏的这支冀州援兵之所以进驻武原、傅阳,其目的,一定是打算与氐虏的豫州援兵联合,在彭城县聚歼谢崇所部,而不是攻打下邳!” “明公缘何这般确定?” 贺浑聪说道:“岂不闻兵贵神速?它若是欲攻下邳的话,又何必先进驻武原、傅阳?它这么做,不就给了谢崇部和我军回援下邳的时间?” 桃罴琢磨了会儿,说道:“明公言之甚是,但虽然如此,末将愚以为,其南攻下邳、断我军退路这个可能性却也不可不防,最好还是作些防备为是。” 贺浑豹子说道:“哼,叫我帮他打彭城?打下了彭城,算谁的?谢崇定然不会把彭城让给我!我干嘛要去帮他?老子要趁此氐虏援兵欲合围先歼谢崇部的大好机会,抓紧攻城,尽早把郯县攻克;随之,我麾军赶去彭城,再趁氐虏、谢崇两败俱伤之机,彭城亦不是不能为我所取!……,不过你说的氐虏援兵南攻下邳这个可能性,不可不防,倒不为错。” 略作忖思,贺浑豹子做出了决定,说道,“刁犗。” 刁犗赶忙起身,躬身应道:“末将在!” “我给你兵马千人,你明日就出营,南去下邳县,给老子把下邳县城守好!” 刁犗应道:“诺!” 贺浑豹子歪着脑袋,又想了一想,哈哈笑了起来。 桃罴问道:“明公,为何突然发笑?” “老刁带兵去下邳县,不但能给老子守住退路,并且老子也能以此把谢崇糊弄过去!老子此计,一举两得!”贺浑豹子乜视帐中诸人,问道,“老子此计是不是很好?” 诸将齐声应道:“明公此计诚然一举两得,端得好计!” …… 贺浑豹子的回檄,很快被呈送到了谢崇军中。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