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74章 借刀杀人 (第2/2页)
皇帝,说当时魏征、李大亮、陈叔达等许多宰相、元老病逝,皇帝又突然重病,右仆射高士廉在洛阳,左仆射房玄龄还在长安,朝中人心慌慌,而刘洎却公然说这样的话,甚至私下派人去联系在长安的房玄龄······· 所以这霍光、伊尹是谁? 刘洎和房玄龄嘛。 更重要的是,万一皇帝真的驾崩于天津,那刘洎会扶太子承乾登基吗?还是说要扶他之前就支持的魏王泰继位? 霍光是西汉权臣,当初汉武帝命他为顾命辅政大臣,霍光与另三位大臣辅佐汉昭帝继位,后来他却把另三位辅政大臣都排挤打压下去。汉昭帝死后,无子,霍光迎汉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结果仅二十七天后,却又将他废黜,另立了汉武帝曾孙刘病已继位为汉宣帝。 刘洎前面说效仿伊尹、霍光,然后霍光后来拥刘贺又废刘贺,这事在李世民眼中,可绝不是什么好事。 褚遂良又说刘洎回来后见太子和马周时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说皇帝病情严重,十分危险了。 然后他转头跟其它大臣们却说,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辅佐年幼的太子,诛杀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李世民之前因为刘洎支持魏王,曾经将他贬谪在外,但后来还是召他回朝,又授要职,也是觉得刘洎这人为了刚直,且确实能力出众,敲打了一番,魏王也就藩后,过去的事也就算了。 可谁知现在出现这等事,李世民也不由的猜忌起来了。 刘洎出言无礼还只是小事,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真如褚遂良暗示的那样,有霍光那样废立之心? 这等事情,可绝非小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当天,李世民便马上召见了马周进见,亲自询问当时刘洎回来后对他和太子说过的话,而马周证实,刘洎当时确实说的是疾势如此,圣躬可忧。 然后皇帝又问,刘洎后来是不是跟其它大臣说过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需依循霍光、伊尹故事、辅佐太子、诛杀二心大臣便可以了? 马周如实说自己不曾亲耳听过这话。 然后新任兵部侍郎韩瑗出来做证,说当时他亲口听到了刘洎说这话,同时听到的还有中书舍人柳奭等数人。 皇帝皆传唤,数人皆证实。 李世民一张脸紫胀,召来了许洛仁。 “你立即去一趟黄门侍郎刘洎宅第,将其抓入百骑司诏狱,赐毒酒令其自尽!” “速去!” 李世民一刻也不想再留此人了,既然数位大臣都证实了褚遂良的话,那就充分证明刘洎逆乱罪名。 许洛仁是皇帝心腹,统领百骑司,得旨便立马赶到刘洎府中,将毫不知情的刘洎从书房中带走,拉到百骑司设立的监狱后,直接就给了他一壶毒酒。 刘洎都懵了。 “请许公拿纸笔来,我要给圣人上奏。” 许洛仁却只是摇了摇头,“请刘公抓紧时间上路吧,这事拖的越久,对你的家族就越不利。” 言下之意,若是刘洎现在喝下毒酒,那么不会追究刘洎家族太多。 刘洎搞不明白,可许洛仁却只是催促他自尽。 “总得让我死个明白吧!” 许洛仁挥退左右,对他缓缓道,“太子派刘公去面圣,圣人龙体情况那是朝廷机密,你应当保守机密,只告诉太子与留守宰相,可你却到处传扬,说圣躬危疾,岂不是居心叵测,更何况你居然还想做伊尹霍光,谁给你的权力?更别说,你还做了更过份的事情了。” “我·······” “好了,我不会听的,听了也不会透露一个字出去,更不会给你什么纸笔,你赶紧喝吧,莫要最后弄的难看。” 许洛仁指了指手里的剑,这是皇帝赐下的宝剑。 若是刘洎不肯饮毒酒自尽,那许洛仁就用这把御剑砍下刘洎的人头。 “这杯毒酒,可是圣人对你最大的仁慈了,还给你保留全尸!” 刘洎望着许洛仁,良久,长叹一声,手微微颤抖着端起了酒杯,最后猛的一仰头,把毒酒钦下。 不过片刻,刘洎倒倒地身亡,七窍流血。 许洛仁看了看这位差一步就是宰相的黄门侍郎,只能摇了摇头。 “圣人提醒过你的,慎言慎行,可你自己不珍惜啊。” 等了会,确认刘洎已经死了后,许洛仁才叫来人,把刘洎尸体收敛起来,然后自己回去覆命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听完复命,只是嗯了一句。 “刘家如何处置?”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最后才道,“将刘洎兄弟子侄尽皆除籍为民,长流岭南。” 最后皇帝还是留了些情了,只令刘洎自尽,并没有再过多牵连刘氏家族,其家族迁往岭南居住,算是格外开恩。 “崔敦礼升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褚遂良转黄门侍郎,张亮迁工部尚书,司空房玄龄加太子太傅,转知门下省事。” “马周转中书令,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兼尚书左仆射。” “李绩加太子詹事、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皇帝沉默了一天后,召太子与重臣议事,然后做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 黄门侍郎刘洎赐自尽,死的突然,众臣震惊,但皇帝却没过多解释,只说他谋逆。 然后左仆射房玄龄转到门下省,却不是任侍中,而是以知门下省事这样的头衔过去的。 中书令长孙无忌变成了检校中书令兼左仆射,高士廉是右仆射不变,不再兼任吏部尚书。 侍中马周转为中书令兼吏部尚书。 中书侍郎褚遂良转为黄门侍郎。 尚书崔敦礼升为中书侍郎,李绩为太子詹事加兵部尚书。 宰相班子大调整,以马周为中书令,成为新的百官之首,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这对甥舅分任左右仆射,房玄龄终于调离尚书省,代马周知门下省事。 崔敦礼、褚遂良、李绩并为政事堂宰相。 新的政事堂宰相班子七人。 内侍宣读完诏书,众大臣们都云里雾里的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等表面淡定,却也各有所思。 皇帝先杀了刘洎,然后又大调整宰相班子,这里面自然是大有深意的。 房玄龄心中大骇,第一个拜领旨意,长孙无忌则很意外,既然杀掉了刘洎,也敲打了房玄龄,怎么自己也被牵连丢掉了中书令之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