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章 借兵 (第1/1页)
放在以前,一定会有人对王猛的话加以反驳,但今天却是个例外,因为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着和他同样的猜测,都在担心援兵是不是真的不会来了? “如果只是耽搁了还好,可万一……如今我们的粮草,也只能维持四天啊!”于天成担忧着说道,如果四天之后援兵还未到?他们该如何撑下去啊? 徐老板那里的粮食已经被他买的差不多了,即便是有银子,短时间内,也买不到那么多的粮食啊? 更重要的是,等过几天援兵迟迟未倒,粮食也耗尽的时候,江城内的将士们必然会人心惶惶!军心大乱的。 如果那个时候,南盛敌军再大举攻城,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如今援兵迟迟没有消息,粮草又紧缺,必须要尽快想办法才行啊?” “于参将,你还能再多买些粮食吗?” 两个将领先后发言,有急于找出解决办法的,也有问于天成再买粮食的。 而于天成也是一脸的愁容,无奈着回答道:“怕是不能了。” “没有银子,确实不好办。” “实在不行,让王爷给人老板打个欠条?” 两个将领都知道没银子不好办事的道理,于是就有人提出了让赫连枭打欠条抵账的注意。 只是话音刚落,他就感觉到一阵冰寒刺骨的凉意迎面袭来! 凭着感觉看去时,刚好对上了赫连枭冷冽如利刃般的目光!吓得他将领脖子一缩,赶紧闭紧了嘴巴,低头不语。 其余人也都纷纷向他投去了白眼,看样子,是丝毫没有同情之意的。 白薇是忍俊不禁,好不容易才没有笑出声来。 心想,能够想出让赫连枭打欠条的注意,这将领也算是个人才了。 于天成无奈的笑了笑,直接回答道:“那家米行的存货已经被我买的差不多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那么庞大的数量。 所以现在,即便是有银子,也买不到那么多粮食了。” 于天成这次不仅是把徐老板的库存都给端了,还把人都给得罪了,只怕以后就是有粮食,都不想卖给他的。 这些细节和过程他自然不需要多说,只要让大家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而听了于天成的话后,众人心里的担忧就又加深了一倍!纷纷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王爷,如果真的是文王和宁王他们从中作梗,那朝廷的援兵就指望不上了,我们必须再想别的办法请求支援。否则真到了断粮的时候,一切就来不及了。”于天成直接开口,说出了当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如今时间紧迫,不论朝廷的援兵能不能来?他们都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要尽早做出最坏的打算,和应对之策。 “你的意思,是要向别的地方求助借兵?”赫连枭缓缓开口,直接反问了一句。 于天成郑重的点了点头,回答道:“是。” “可是没有皇上的圣旨,哪里的驻军敢私自调兵来江城啊?”一个将领突然开口说道,向别处借兵的办法他们都曾想过,但也只是想想而已,谁也没敢说出来。 毕竟,没有圣旨,谁也调不动各方驻军。 否则的话,他们一开始也不需要向都城奏请援兵了。 “情况紧急,各种办法都不妨一试,万一行得通呢?”于天成继续说着,很是坚持他的这个提议。 其余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也都默默不语,纷纷看向赫连枭。 看样子,也是有些支持于天成的这个说法。 虽然也知道不太可能成功,但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试一试,也没什么坏处。 即便不成功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万一成功了,江城就有希望了。 赫连枭没有说什么?只是安静的沉思了起来,认认真真的考虑起了这个提议的可行度。 众人也不敢打乱他的思绪,一个个的都有期盼的目光看着他,等待着回答。 良久之后,赫连枭才缓缓开口,淡淡的说道:“目前距离江城最近,也最有实力的,就只有青州的常广侯,和东陵的越王。只是那二人虽有足够兵力,却也不会在没有圣旨调令的情况下出兵。所以即便是派人去求助,也多半会无功而返。” 赫连枭一字一句的说着,把借兵的对象,以及有可能发生的结果都说了一遍。 他的话有些悲观!认为即便是派人去了,也不可能会借到兵。 一则,是没有圣旨调令,即便理由是出兵支援江城,抵御敌军,最后,也难逃一个自私调动兵马结果。 一旦被有心人借题发挥,扣上一个意图不轨的罪名,那结果,也是可大可小的。 二则,赫连枭跟他们虽然有过几面之缘,但交情都不深,他们有什么理由?承担着各种风险,借出那么多兵马呢? 所以说,赫连枭对于向这两个地方借兵,是不抱太大希望的。 在听了他的话后,白薇不由得一愣!刚刚似乎是听到了一个极其熟悉的名字。 东陵,越王,那不正是杨帆的…… “目前也只能尽力一试了,说不定,真的能借到兵呢。”于天成坚持着说道,在他看来,如今除了尽力一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试了还有希望,可如果不试,则是一点希望都没有的。 “说得对,我也赞成借兵。”继于天成之后,王猛也开口发言,强烈的表示支持。 紧随其后,其余的几个将领在相互对视之后,也纷纷出言附议。 见众人都如此坚持,赫连枭便开口问道:“那以你们看,应该向哪一方借兵?” 他没有反对,也没有支持,而是直接提出了一个问题。 其实,也就等于是默许了众人的意见,正在和他们商议下一步的走向? “不如两处都派人去,一处不成,还有另一处。” “对,保险起见,两处同时派人去最适合。” 几个将领先后发言,都支持两处同时求助,才比较稳妥。 赫连枭微微点头,继续问道:“好,本王就亲笔书信两封,谁愿意去做这个信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