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传召 (第2/2页)
求赔偿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对于黎永福夫妇来说,尽管他们在逃出来的时候带出了几十两碎银,可是这些银子对于这间铺子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走投无路之下,黎永福只能跟之前一样,走街串巷的卖烟叶,他答应铺子的主人,会定期还银子。 而对于铺子的主人来说,他也知道若是把黎永福逼死,那就真的一两银子都拿不到了,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慢慢偿还银子,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才过了不到一个月,顺天府竟然又重审了这件案子。 而且,这件案子很快就审完了,衙门判另外几间烟叶铺的主人赔偿银子,而且还逼着其中一个东家交出了一间铺子给黎永福夫妇,说是赔偿他们的损失。 黎永福夫妇自然是喜出望外。 如此一来,他们不光不用还银子,而且还拥有了自己的铺子。 要知道,这间铺子的位置要比之前那间好多了,在京城,这样的铺子自然是价值不菲。 可是,他们的心里也十分忐忑。 因为他们总共的损失不过几百两,可如今,衙门却让那些人赔了自己一件价值过万两的铺子,多少还是让他们有些不安。 随后,他们又找到的那位顺天府尹,因为后来他们猜测,会不会是那些人没有按照那位府尹大人的要求提供好处,所以才被判得这么重。 于是他们带着那间铺子的地契找上了府尹大人,表示愿意将这间铺子献上。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那位府尹大人并没有收下,只是表示这是他们应得的。 见到那位府尹大人的确没有要收下的意思,两人便离开了衙门。 不过,在离开衙门之前,他们又偷偷找了一位衙门里的官差,塞了些碎银子,想要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那位官差跟黎永福夫妇一样,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而事实上,在这之前,那些放火的商贩也曾给他送过银子,请他代为疏通。 如今才过去短短一个月,就发生了这样的事。 无奈之下,两人只能回了铺子。 起初,他们根本不敢做买卖。 一是担心衙门会再将这间铺子要回去,二是担心之前的那些商贩会在暗中报复。 可是,光守着这个铺子不做买卖的话,那他们的银子早晚会用完。 等了一个月左右,他们发现好像没人来找他们的麻烦,衙门甚至还派官差前来,说是看看有没有人来捣乱。 于是两人合计之后,决定将这间铺子卖了,用这些银子做其他的买卖。 其实按照夫人的想法,是想要离开京城,回到河北。 在她看来,京城鱼龙混杂,他们这样的百姓无权无势,说不定日后又会遇到这样的事,到时候衙门就未必会帮他们了。 可是,黎永福却认为,京城就是最能赚钱的地方,因此他不愿意回河北。 两人在争执了一番之后,各自退了一步,决定在城外建个砖窑,因为黎家祖上就是做砖瓦买卖的,可是到了黎永福爷爷那一辈的时候,因为家中入不敷出,便将砖窑卖了。 黎永福从小就听爷爷讲烧砖的故事,所以这对他来说,也算是还了爷爷的心愿。 从买地到烧砖,一切都十分顺利。 尽管烧砖比卖烟叶要辛苦许多,但却十分充实。 黎永福不想夫人吃苦,用余钱在外城买了一间小宅,而他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砖窑。 几年之后,夫人终于怀孕了。 虽说在生黎雨竹的时候,夫人难产,但好在最终母女平安。 也不知道是因为难产,还是因为生了一个女儿,黎永福对此很是不满。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增多。 终于在一次两人大吵一架后,黎永福决定离开京城,夫人对此也没有异议。 将这里的砖窑和小宅都卖了之后,他们便离开了京城。 这便是他们在京城的经过。 而王mama之所以知道这么多,是因为在那次内乱之前,她便在京城的青楼当掌柜。 在那些喜欢来青楼的公子之中,有不少都喜欢抽烟,所以他们大多都知道黎永福的经历。 不过,就算是王mama,也不知道当年那位顺天府的府尹大人为何会该判。 以为据她所知,那几个放火的商贩,他们每年也都会上下打点,反观黎永福,在那之前,他们除了会给一些官差送些烟叶之外,并没有给其他官员打点过。 而在问到那位府尹大人的时候,王mama却是告诉陈安晏,在那次内乱的时候,那位府尹大人已经被杀了。 如此一来,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恐怕很难再继续查了。 眼看着要出城了,杨雄的人却是找到了陈安晏,说皇上有要事跟他商议。 跟着此人一路到了李彧的御书房,进去之后陈安晏却是有些意外。 因为这里除了李彧之外,还有一个人,枢密院的枢密使杜和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