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军侯_561 谋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61 谋国 (第5/15页)

只说:“我看可以,公主殿下以为如何?”

    李卿奴想了想,梁国副使,毕竟是梁国副使,如今她又走不开,那就只能如此了,于是点头同意。

    祝修远对董淑贞她们简单交代一番,就准备与梁国副使一起,入宫讨论此事。

    这个时候,董诚带人赶到了。

    待弄清楚情况后,董诚也跟着一起入宫,因为董诚乃润州府尹,京中出了这么大一件事,他责无旁贷,也在受邀入宫议事之列。

    众人刚刚走了两步,那少司寇带着捕快也赶到了,众人交谈两句,少司寇也跟着入宫。

    于是,祝修远、董诚、少司寇、梁国副使等,在张公公的引导下,直往皇宫赶去。

    与此同时。

    朝中大臣,诸如国相李忠、六部尚书、钟山王、京城附近各军主将,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衙门主官等,也纷纷往皇宫里赶。

    而那驻防京城的御林卫,则倾巢出动,封闭城门,并大举搜捕,闹得城中人心惶惶。

    人人都回到家中躲起来,生怕惹祸上身。

    整个京城,一时间,竟万人空巷,恍若战时来临的情形。

    金陵王府。

    那金陵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

    急忙赶来府中客厅,着人去请他那亲弟弟会稽王,及府中谋士陈东义,在客厅议事。

    不一时,谋士陈东义赶来,但下人却说会稽王不在府中,不知去哪儿了。

    于是金陵王便不去管会稽王,只和陈东义商议。

    “先生,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哈哈哈……”

    金陵王当真畅快,笑得前仰后合。

    “不说那祝修远,差点被刺客杀死,单单就是那梁国乾王,与他同游,竟差点在董玉楼门前被刺杀之事,就够祝修远喝一壶的!”

    “先生,你历来足智多谋,请先生好生为本王谋划,如何借助此事,将祝修远一军,如能彻底扳倒他的话,那就更好了!”

    金陵王脸上挂着畅快的笑容,期待的看着陈东义。

    陈东义眼皮跳了一下,并不急于说话,他只一手捻须,一手负在身后,转过身去,走了好几步。

    看起来是在思考。

    金陵王并未打扰,只在旁安静的等待。

    这真是一个好机会啊,他暗中决定,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好好的坑祝修远一把。

    陈东义单手捻须,走了好几步后,忽然回身,捻须的手动作一停,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并掷地有声:“不,王爷,我们不应该坑害那江城伯,反而还要大力帮他一把,助他度过此次难关!”

    啥?

    金陵王脸上还带着期待的笑容,这话听在耳中,怎么感觉不对?

    他不由用手掏了掏耳朵,认为自己听错了。

    “先生你……”

    掏了两下耳朵,金陵王反应过来,自己没有听错,陈东义的确是这么说的。

    他不由紧皱了眉头,盯着陈东义,满脸的不可思议。

    要不是因陈东义曾提出过“迎娶梁国安乐公主以获得梁国帮扶”的策略的话,金陵王早就勃然大怒了。

    虽然,迎娶安乐公主的策略,似乎并不是那么好实现,因为他就连接近安乐公主都不可能。

    但是,这个策略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他那外公李忠,还有母亲李皇后等,都认为此举大有搞头。

    “王爷,请听小人细细说来。”

    “好,先生请说。”

    金陵王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他倒是要听听,陈东义如何说服他。

    “王爷,小人之所以建议王爷帮江城伯一把,原因有二。”

    “其一,是为了博得那安乐公主的好感。”

    “嗯?”金陵王眉头一皱,这话怎么说来?

    “王爷请想,那梁国乾王,与江城伯称兄道弟,私交甚好。而那安乐公主,与江城伯之妻也是私交甚笃,她们都是以师姐妹相称呼的。”

    陈东义一手捻着胡须,一边缓缓道来。

    “嗯,不错,本王亲眼所见,先生所言非虚。”金陵王点头。

    “正所谓爱屋及乌,那安乐公主,虽然不可能嫁给江城伯做妻,但有了这两层关系,安乐公主与江城伯之间,交情也必然深厚!”

    “并且啊,安乐公主私下也称江城伯为‘师兄’的。”

    金陵王点头,虽然他不喜安乐公主与祝修远过于亲近,但陈东义所说的,也是事实。

    “此番遇刺,虽然那梁国乾王差点命殒当场,但小人听说,那江城伯也差点被一柄匕首刺死,辛得一个随从搭救,方才得以活命。”

    “如此一来,那安乐公主一定不会认为,江城伯与刺客有任何勾结,她会认为江城伯是无辜的!”

    “那么,如果王爷此去朝堂,誓要坑害江城伯的话,必然也会招致安乐公主的厌恶!”

    “若王爷招了安乐公主的厌恶,那王爷的大计,将更加难以实施,对王爷的未来没有一点好处,甚至于,迎娶安乐公主的计划,将会彻底泡汤!”

    “嘶!”

    金陵王吸了口冷气,似乎意动,但并未发话。

    陈东义微不可查一笑,又接着说:“第二点原因,则与陛下有关。”

    “哦,此事关父皇何干?”

    “王爷请想,陛下为何宠信江城伯,江城伯又何以成为陛下身边的大红人?”

    “嗯……”金陵王一楞,他还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不过这是显而易见之事,他想了想,就说道:“祝修远……先有瘟疫防治之法,后又以神雷等新式兵器,阻五万燕军于城下……”

    “因多重功劳累积,所以父皇封祝修远为伯爵……”

    金陵王一边说,脸色逐渐暗淡下去。

    若论才能,十个他也比不上一个江城伯啊!

    “王爷说得不错,后面江城伯组建神雷军,创办神雷坊,筹办武举……种种事件,其实都是得到了陛下的首肯的,那王爷有没有想过,陛下为何要首肯这些事?”

    “呃……这……还请先生赐教。”

    “因为陛下要强军,打造出一支类似江州守军的军种来!”

    陈东义脸上浮现一丝笑容:“王爷,区区数千江州守军,使用了神雷,竟能硬抗五万燕军十日,王爷试想,若这种军种有一万呢?三万呢?五万呢?”

    “嘶!”

    金陵王再次吸了口冷气。

    这种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如今经陈东义一提,他仔细一琢磨,貌似明白了,陈皇为何会重用祝修远了。

    “王爷,以小人推测,待神雷军练成,恐将不惧梁国之兵!”

    “这么厉害?”金陵王被吓到了。

    “不错,正是因为这一点,陛下才会不予余力的支持江城伯!换句话说,陛下绝不会轻易放弃江城伯的!”

    “况且,此次刺杀事件,从种种迹象来看,都与江城伯无关,那陛下铁定会保住江城伯的。”

    “若王爷此去朝堂,要坑害江城伯,势必与陛下走到对立面,此举将招致陛下的不喜!”

    “相反,若王爷支持江城伯的话,就将与陛下站在一条线上,如此一来,可获得陛下的青睐,于王爷的大业有大大的益处!”

    “王爷,以上两点,就是小人认为,应当帮江城伯一把的两点原因了,请王爷决断!”陈东义深施一礼。

    金陵王沉吟半晌,然后两手亲自扶起陈东义,笑道:“多谢先生指点迷津啊,本王险些酿成大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