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军侯_591 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1 准备 (第2/3页)


    尤贵妃咯咯笑,但同时还得保证手里的汤碗不洒,待坐稳后,她继续用勺子喂食陈皇。

    陈皇好似恢复了年轻时候的活力,一边心安理得的吃着尤贵妃喂来的参汤,一边还到处乱摸。

    周围伺候的宫女和太监等,纷纷背过了去,不敢多看。

    更有数位宫女,暗中去搬来数个屏风,就摆在那里,待会儿说不定有用。

    很快,待一小碗参汤喝完,那陈皇已然进入一种无比兴奋的状态。

    有药效的作用,估计也有现在局势压迫之下的发泄。

    宫女们搬来的屏风派上了用场,整个御阶的龙椅和凤椅的范围,都被围了起来,外人不能窥见内里的景。

    但里面传出的阵阵音浪,还有类似于翻箱倒柜的声响,却是能说明,里面的战况是何等的激烈……

    相比于皇宫里的芙蓉帐暖、暖室生香,皇宫外面,却又是另外一幅景。

    江北的十数万燕军,已然夺取江浦县城,并已征调船只无数,准备渡江。

    若燕人一旦渡江成功,就会与驻扎在京城北侧、长江南岸的七八万京营将士对上。

    在京城的北侧城墙下,他们将展开一番殊死决战。

    若燕军得胜,那么他们只需稍微跨越几步,就能直京城城下了!

    目前看来,燕人得胜的几率非常大。

    第一,燕军人多势众,足足十几万,而驻扎在城北的京营将士,才七八万人。

    第二,京营将士,虽然号称是陈国最强的精锐之师,但其实与燕军比起来,差别不是非常大,恐怕还稍有不如。

    综合来看,京城北侧,恐怕今晚就会发生攻城之战。

    然后是京城的南侧,同样令人揪心。

    那江王,已然攻破了句容县,很快就将直入京城城下了。

    虽然陈皇调去了两万京营将士,但两万对五万,胜算并不是非常大。

    京城南侧的城墙,也有可能在今晚发生攻城之战……

    今夜注定不是太平的一夜!

    城内百姓,早已藏家中,闭门闭户。

    京城纵横交错的大街上,几乎都空了!

    京城再一次万人空巷!

    且说那祝修远,自下朝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京城南侧的神雷军大营。

    在那中军大帐中,招来林伯昌、黄志高等诸将。

    他们待在中军大帐中,既是讨论军,又是等候各方送来的塘报,或者说消息等。

    然后他们才好根据各种消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神雷军并无驻防城墙及城门之责,所以神雷军一万余将士,都还待在大营中,正在埋锅造饭,好酒好菜的吃着,补充体力。

    相比之下,御林卫和金吾卫就更忙碌一些。

    御林左卫,驻防京城东侧城墙。

    御林右卫,也就是韩清山所领的一军,负责驻防京城西侧城墙。

    御林前卫,驻防京城北侧的城墙,北侧城墙,面临十万燕军的冲击,压力巨大。

    御林后卫,则是驻防京城南侧的城墙。南侧城墙,面临着江王的五万大军,压力也非常大。

    金吾左卫,和金吾右卫,则负责皇城的防务,目前来看,金吾卫还是相对轻松的。

    而对于神雷军来说,他们驻扎在城中,则是充当了“救火队员”的角色。

    待会儿战事一起,哪里危险了,他们就赶往哪里,进行支援……

    大军攻城前夕,京城中一片安静。

    京城北侧附近的百姓,躲在家中,似乎都能听见那渗人的阵阵呐喊之声……

    那是南下渡江的燕军,与京城的水军,在长江的江面上遭遇了,正在进行惨烈的水战。

    紫城,也就是皇宫,位处京城东南侧,远离北侧,自然是听不见那种吓人的动静的。

    谨大。

    陈皇与尤贵妃已经完事儿。

    此时,他们分别端坐于龙椅和凤椅,两人脸上都残留着一丝潮红。

    那陈皇似乎彻底恢复了精力,神采奕奕,端坐于龙椅,正查看着一份信件。

    迫于眼下的局势,还有这信件上的内容,陈皇的脸色发青,非常难看。

    大下面,则是一个来自于江都的兵卒,自称是为扬州的江都王送信的。

    那信件,正就在陈皇的手上。

    “陛下,信上说什么?”尤贵妃见陈皇看完,不由一问。

    “诶……”陈皇单手握着那信纸,微叹口气,“江都王在信中说,燕人的十五万东路大军,连来对他猛攻不停,江都王已经快支撑不住了……”

    尤贵妃一听这话,心内剧震,脸上现出一丝惊骇之色。

    就当下来说,京城北有十数万燕军,南有江王五万叛军,单单这个,就已经足够令人焦头烂额的了。

    要是再加上燕人东路大军的十五万……尤贵妃简直无法想象。

    “江都王在信中还说,他想收缩防御,他帐下还有残兵三万,可退入京城,与城内将士一起,合兵一处,据城坚守……”

    “那陛下意下如何?”

    “为今之计……恐怕也只能如此了,罢了!”陈皇看着那位扬州来的兵卒,“你且回去告诉江都王,就说他的建议,朕准了!”

    那兵卒拜谢过陈皇,当即出宫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