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 商王踪影 (第1/1页)
每位阁臣都已经简单了解一些有关英国的资料。 其实也没多少。 无非是大概的位置,和一些简单情况,现在新大明对于英国国内情并不清楚。 “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好讨论的,答应他们,反正对于咱们来说没有什么坏处,更何况可以多一个贸易渠道。” “不过。”杨予安犹豫了一下:“我感觉陛下好像对英国有些熟悉,而且还保持了一些警惕,比西班牙还要重视。” 其他阁臣点点头,他们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朱训樘难免带入前世的印象,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世界的搅屎棍,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阻碍。 而西班牙则短暂的辉煌了一阵,就迅速的下去了,恢复到了历史原本的地位。 两者比较而言,英国远胜于西班牙。 所以等英国佬来了之后,朱训樘所以刹那间有些不正常的表现。 “嗯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虽然西班牙和英国也算不上什么敌人,但是,毕竟也是有冲突,可以支持一下,再者说咱们也能获得不少的利益。” 陈沧发言道。 大家的意见都十分相似,因为和英国佬通商,利益远远大于弊端。 就在众人讨论的同时,突然传来了一道急讯。 王允仁快速地打开信封,目光快速一扫。 “你们看看吧。”王允仁交给其他人。 陈沧等人有些好奇,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很显然,这封信是来自于海外。 但是,海外能有什么消息呢? 古巴还是海地? 难道西班牙反悔了不成? 众人一一浏览过,恍然大悟。 原来是探索了很久,终于确定了商王的所在之地。 这倒是一件大事情。 宫内。 朱训樘早一刻也收到了消息。 “朕的皇叔啊!”朱训樘叹道。 消失在大明视线这么久,终于又出来了。 在商王义子的带领下,海口一批驻军北上,而后在顺着支流向西,终于到达了商王的所在位置。 信中描述,商王统治范围也十分广阔,朱训樘算了算年,大致推算,商王怎么也有六十多岁。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龄了。 但是,还健在,而且身体状况很好,没有一点毛病。 可能是为了控制人,丢弃了传统的中原王朝体制。 融合了一些游牧民族的政策。 犹如蒙古族类似体质。 分几大千卫,每个千卫权利极大,掌握部下生死大权,甚至还能cao纵许多士兵家眷的生死。 和八旗体制差不多了。 有时候环境塑造人。 商王带领的明人本就少,为了稳固地位,只好出此下策。 具有严重的压迫。 但是效果极其明显,这个手段十分有效。 朱训樘也不得不服,商王行的霹雳手段,可能对当地土著造成了不少的损伤。 但是也迅速扩大了明人的基数。 在商王控制的地盘,明人的地位更高,简直是一明顶百蛮。 意思就是说,一条明人的命,一百字蛮人的命勉强顶得上。 而新大明已经过了这个阶段,为了促进融合,政策柔和了很多。 所以对一些殷人适当的进行了提拔,殷人地位得到了一些提高。 信上描绘的消息并不多。 也就说了个大概。 但足以让朱训樘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凭借着犀利的武器,和带走的战马,一路上扩充,商王所向披靡,张福大大小小的部落。 更为可怕的是,借助一些疾病和瘟疫,拔高了自己的位置,让一些土著相信商王乃是天命所归。 大力推广汉化! 总之,换个角度来看。 商王真乃是华夏的一位值得钦佩的人。 为华夏子孙开拓了不少的地方。 但是若从新大明的角度来看,商王越加强大,对于新大明的威胁越发大。 这是一个有些不好处理的问题。 索性,双方距离有些远,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可惜,这样早晚会出问题。” 朱训樘说道,他一眼就看出了现在商王的弱点。 他依靠个人魅力和强大的武力强行形成了一个大的地盘,国内势力犬牙交错,一旦商王去世,那恐怕会很有可能分崩离析。 可能天命真的存在..... 商王到现在都是老当益壮,一点问题也没有,看样子还能活上不少岁月。 商王只要还活着,那就没人敢造反,就会一直存在。 但是他的发展前景也充其量是一个大的半游牧民族,不能建立起超出能力范围的武力。 若没有新大明,一旦让欧洲人来到北美,依靠工业能力,最终也会将商王耗死。 当然,这只是假设,因为现实不会如此。 有新大明在,结果会是截然相反。 “看来还要派一下使者。” 朱训樘考虑道。 和商王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动向,也可以打探出内部情景。 万一? 未来要收回呢。 所以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施加大明的压力和文化。 商王控下,明人稀少,必不可少得沾染了一些土著的恶俗,这是要不得的,需要改正。 怎可用蛮人之礼呢? 不能让那些明人收到污浊。 毕竟大家都是自己人。 表面宣称殷人明人是一家,但是明人影响殷人可以,但是殷人影响明人的习俗,那是万万不能的。 因为,只有以明人为主,才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某国提东亚共荣就不行,因为我不愿意干,但是若是自己提东亚一体,那就是为了人类福祉,为了东亚百姓的美好生活。 这是什么? 不是双标..... 所以,朱训樘迅速写了一些字。 “把它交给海口的人,告诉陈延寿,亲自前往商王所在之地一趟,看看对方什么反应。” 朱训樘吩咐道。 “是,陛下。” 内阁的大臣们也很快知道了消息,不过大都也是同意陛下得决定。 在大家心里,商王也是自己人。 当然,没人说出来。 毕竟,这就属于大逆不道了。 朱训樘接过内阁递交上来的报告,简单看了一眼:“就照内阁的办吧,答应英国人的条件。” 铛!盖上了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