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零一章 我就是个打工人 (第1/1页)
一旬的时间,吴承恩没有干别的事情,就是看那些书籍。 吴承恩眨眨眼,有些疲劳。 胡须又长了许多,头发有些散乱。 “太精彩了。” 吴承恩手中拿着一本书籍,舔了一下嘴唇,仿佛找到了知己。 也不知道这本书中怎么夹了一部小说。 他偶然看到了,结果忘了正事,心思全投入了其中。 “” “大明皇家出版社,钟阳所做。” 这部小说十分符合吴承恩的心意,他感觉自己的作品和这本小说比较起来,简直不堪入目。 描绘的场景不仅壮观宏大,更重要的事情,十分逼真,看这本书的时候,仿佛感觉真有这样的世界。 准确的说是:“真实感强。” 而且结合了许多东洲神话故事,令他大开眼界。 “如果我能写一本就好了。”吴承恩如是感慨道。 不知道朱训樘知道了会是何样表现。 东游记遇上了西游记。 假得遇上了真的。 当然,这里面不能忽视钟阳的作用。 东游记有一点优点,那就是逼真。 钟阳亲自游历山河大川,记下了不少神话故事,把他们都融入了其中。 增加了趣味性,但是和西游记相比,减少了许多隐喻。 而是直接的显露出来。 “噔噔噔。” 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吴承恩揉了揉眼睛,不情愿地站立起来,惊呼一声:“哎吆。” 许久没有坐立起来,刚刚站起来身体有些异样,他皱起眉头,脸颊露出一丝晕眩:“来了。” 摇晃了一下脑袋,才感觉缓和了不少。 打开门,只见一位身穿白色衣衫的少年。 “是吴先生家吗?” 少年心里暗暗道,自己会不会走错了,吴先生那样的人物,都能惊动大人物,怎么会这副模样? 吴承恩现在是真见不了人。 有些邋遢。 甚至屋子经常不开门,突然打开,传出一阵难闻的气息。 吴承恩有些疑惑,点点头:“我是,请问你是谁?” “我是焦四,受一位大人物来给你送信,喏,这就是。” 吴承恩接过了信封,有些好奇,不知道是谁给自己送来的信,在这里好像没有自己的熟人。 他还没有来得及问,焦四就匆匆离开了。 让吴承恩摸不到头脑。 “咦,竟然是来自大明皇家出版局的信。”吴承恩这次是真诧异了,大明皇家出版局怎么会给他送信,双方好像没有什么瓜葛。 “尊敬的吴先生,您好。” “我是大明皇家出版局的员工,偶然之间看到你写的大作,十分欣喜,在我看过的小说中可以排上前三,这次冒昧打扰您,是想和你商量出版的事宜......” 吴承恩看了之后,才恍然大悟。 “不对,我刚来到这里,还从来没有向外人透露过禹鼎记,他又是从何看到的。” “难道是船员泄露的?” 嗯,有这可能。 没想到自己写的还能出版。 “专利费,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吴承恩道。 不仅帮着自己出版,还要向自己支付一大笔费用,简直是一大好事。 可能是怕他不了解,还专门解释了专利权是什么。 ““汉桓宽:“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为天下之专利也。” “御史郜永春视盐河东,言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 吴承恩又展示了自己的深厚历史底蕴,脑海中调取了一些有关专利这个词的古文。 “有趣,有趣。” 吴承恩扶额感叹道。 他的目光一滞,落在了落笔的那一栏儿,两个大大的汉字:钟阳。 “嘶,竟然是东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倒吸了一口冷气,东洋记的作者亲自给他写信,自己刚刚还在念叨他呢。 尤其是信中还夸赞了他一番。 吴承恩顿时感觉到欣喜和满足。 毕竟这是大佬认可。 在他眼里,能写出东游记的人必将是一位德高望重,才华横溢,成熟稳重的老人。 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出版,必须出版。” 大佬亲自写信过来,自己怎能敷衍。 这是自己的荣幸,不仅给了大佬面子,还能出版自己的小说,得到一大笔银两。 信中大佬说道,自己这部小说肯定能够大卖,赚不少钱。 吴承恩迅速掏出纸张。 学着钟阳的语气回复道。 “尊敬的钟阳先生,您好。” “我是吴承恩,已经收到了您的来信,并且在此之前阅读过您的大作,莹虫岂敢与皓月争辉,读完您的作品,汝忠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拙作能够得到您的欣赏,实乃我的荣幸,所以汝忠很乐意出版,一切事宜就交给您......” “汝忠。” 吴承恩回的信中,对东游记极其溢美之词,对钟阳更表达了犹如黄河的水滔滔而来的敬意。 把自己的位置摆得低低的,若不是不知道对方的具体年龄和身份,他差点就以晚辈自居了。 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东游记对吴承恩的震撼。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 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时候人们看到一部作品,从它的好坏可以遐想出作者的人。 当然,往往会出现不少差错。 吴承恩写完之后,又斟酌再三。 他觉得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而且要表达自己的尊敬,又重新拿出纸,认认真真地再次誊抄了一遍。 这次耗的时间更长。 “呼。” 吴承恩吹了一下纸张,这次略显满意,觉得差不多了,反复检查了几遍,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才装进了信封。 在这里已经熟悉过一段时间,所以很快就邮寄出了信封。 唔,新大明现在出现了一系列类似快递员和外卖员的职位。 这些职位都在宋朝经济发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 —————— 另一边,钟阳打开信封。 “这.....我就是一个打工人,不用这样吧。” 钟阳吐槽道,东游记不是他自己写出来的,父皇提供的大纲,后面还有许多修稿的翰林。 只不过最后在名字上写上了他而已。 吴承恩在信中的夸赞,令他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想想见面时的场景,他冷颤了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