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6.第二百三十六章 赵红叶 (第1/2页)
现在已经临近黄昏了,陛下突然传满朝文武大臣进殿议事,这在西秦历史上并非没有先例,当年英德帝就曾经有过一次,那一次是斩杀赵武亚,这一次又会是什么呢,这个时候群臣议事,肯定是要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大家议论纷纷的三个一群,五个一队的跟着值班太监来到了书房,一到书房,胆子小的大臣就惊呼起来。 地上躺着五六具尸首,显然这是死了没有多长时间。书房外的院子四周都是羽林卫戍军的士兵全副武装的把守着。 “怎么回事” “这不是赵一平赵大人吗怎么死了” “那不是顾伟福大人吗下午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死在这里了” “这么多军队把守这里,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陛下呢怎么还没有露面呢” 不一会,就听见太监喊“摄政王到” “摄政王谁啊” “怎么出了一个摄政王呢” “出什么事了啊” “这和赵大人他们的死有关”大家议论纷纷。 赵红叶出现在了大家视野里。群臣这才明白,摄政王就是赵红叶。赵红叶就是刚才通报的摄政王。于是乎大家相互看看,都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赵红叶笑了,笑的很是妩媚“诸位爱卿想来很是迷茫吧,我来给大家解释,就在今天上午,我们的陛下武德帝英年早逝了,临终之时,留下了诏书,由我来掌管朝政,并与明日继位大统” “啊” “怎么会” “不可能吧,陛下早朝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陛下驾崩,我们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赵红叶并没有制止,反而微笑着看着众人。 等大家的议论是停歇后,赵红叶开始说话了“陛下其实很早就已经龙体欠安了,只不过为了封锁消息,为了不惊动全国人民,不给外敌以可趁之机,皇室一直没有对外宣布。近日早朝后,陛下回宫就吐血不止,知道时日无多,故而临终之时写下了诏书。来呀把诏书给大家看看。” 诏书在每一个大臣的手上流动,很多人都认识赵武伟的笔迹,很明显,这是赵武伟的亲笔诏书无疑。大家都有些闷不做声了。 赵红叶继续说“想必大家还想知道面前这些死尸是怎么回事吧。他们几个大逆不道,妄图行刺我,经查实,赵一平乃是羌笛人在我们西秦的坐探,是jianian细。他见事情败露,遂起杀心,但被我杀掉了。” 其实赵红叶也并不知道赵一平是羌笛潜伏在西秦的间谍,她只是从他们几人临死前听到顾伟福说,赵一平我等都被你害死了,你做你的春秋大梦,还要拉着我们垫背。你的主子真是看走了眼。赵红叶从来都是一个聪明人,也正是因为她从小就聪颖惠人,所以深得英德帝的喜爱,她从顾伟福的嘴里听到这些,马上就能猜测到一些事情。 她看着大家不太相信的样子“你们可以搜搜他们的身上,看看有没有值得怀疑的物件或是书信。” 几个大臣看到血淋淋的尸首,闭着眼睛在赵一平的怀里摸索着,果然在赵一平内衣的夹缝中搜到了一张地图和一封羌笛与他往来的书信。地图是西秦皇宫的分布图,书信使用羌笛文字写的。 “啊,赵大人果然是羌笛的jianian细” “啊难怪这西天我总觉得赵大人怪怪的,总说些不着四六的话。” “对啊,那天他还对我说,只要以后听命于他,保准我荣华富贵。看来他早就和羌笛人勾结到一起了。” 人群中一个大臣面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神情。 赵红叶当然知道这都是她一手策划的,包括赵一平内衣夹缝里的地图和文书,这叫栽赃,当然了她这也叫无心插柳。看到众人开始有些相信她了,赵红叶说“众位臣工,我们到大殿议事吧。” 一个老臣颤颤巍巍的出来了“我们想凭吊一下陛下,恳请恩准。” “是啊,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么你这些做臣子的应该见陛下最后一面。” “对啊,陛下往日待我等不薄,见他最后一面也是人之常情啊。” 赵红叶边上的太监有些着急了“你们都怎么了陛下刚刚驾崩几个时辰,你们去打搅,不合适吧。” “哼,老臣怀疑陛下驾崩的蹊跷”一个武官出来说话了,这是平安城的五门总兵,掌管着五处城门的守卫。在众多的武官中算是有实权的一位了。 “哦,谢大人对陛下可谓是忠心耿耿啊。”赵红叶不无讥讽的说。 “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驾崩西去,臣一定要送最后一程。” “那好吧,陛下的灵堂设在了他的寝宫里,地方不大,容不下这么多人一起凭吊,我看这样吧,你们选择几个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