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大闹州府 (第3/3页)
骇无比。自己自幼习武,身体强健非常,方才虽未使出全力但也不应被对方轻松拿住。况且自己好似孩童一般毫无反抗之力,反而对方也只是存心戏耍并未全力施为。 却听静悟大笑道:“不够看不够看。”说话间身手指着宋翊道:“你们都走,只要将他留下便可。” 众人虽不知其中缘由,但自己十几名兄弟岂能被一个和尚随意要挟摆弄,卢进义一声呼号十几人各持兵刃抢身而上。 卢进义等人虽不似禁军一般每日cao练演阵,但是一路砍杀过来早已配合无间。花荣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当先连射三箭开路直奔静悟面门与肩井。 静悟袍袖一挥便将三只羽箭卷在其中,紧接着袍袖一抖便向卢进义等人射去,箭速直比来时还快。 卢进义、柴进、林冲三人冲得最快,却不料羽箭反射而回,急忙挥刃播挡。柴进武功较弱右臂中箭,虽无性命之忧,但也无法持刀。 静悟行若游鱼闪身钻进人群,卢进义等人生怕误伤了自家兄弟人多势众反而受制,花荣也是投鼠忌器不敢胡乱发箭。 林冲首当其冲被静悟一掌拍到背上,只觉背后好似有五六人同时推了一把,站也站不住,一连跑出好几步重重撞到一棵树上。 若是硬打硬碰,静悟一人绝难以一敌十。但他仿佛八面长眼,穿插在众人之中却能纵观全局,将时机位置拿捏得十分精准,引得众人互相制肘自相矛盾,他却借机这拍一下那打一拳,趁机偷袭逐个击破。 未过几时,卢进义等人便已倒了七八个。幸好静悟人虽有些癫狂心眼却是不坏,只是点到为止戏弄居多。众好汉未受重伤多半都是摔得狗啃屎一样,静悟却是边打边笑乐在其中。 卢进义胸中气闷,有意排开众人与静悟单打独斗却偏偏又不是他的对手。 宋翊当然也有参战,倒是身法武功略高一些尚未遭到静悟“毒手”,心中却是在不住思考:“这静悟武功甚是了得,而且打法奇怪。看来三脉七轮却有独到之处,绝不是空言妄语,说不定真可另辟蹊径让我再次修习内功。再者说,我和卢进义等人混在一起整日里没有头脑地乱撞,何时才能找到彭晓月?难不成真要和那草头王宋江绑在一起打天下?倒不如借机退出,和那静悟学好功夫在做打算。到时神功傍身,大内之中进退自如谁能拦我?胡狼、蛊王也要让他魂飞魄散。”想到此处大喝一声:“都住手!” 众人听得喊声为止一愣,却又见宋翊收起兵刃向着静悟说道:“我跟你走,不要难为我家兄弟们。” 宋翊话音刚落,却听杨志急道:“不可!你我兄弟相称,一路走来共同进退,岂能留一人在此认人宰割。”众人也是窝火,纷纷出言劝阻。 宋翊却道:“诸位哥哥听我一言,此地绝非久留之处。我们闯下如此大祸,那知府李恩亭岂肯善罢甘休。此地距离袭庆府城尚不算远,随时可能有重兵寻迹追来,到时岂不是白白送了性命。几位哥哥速速离去,一切事情都有小弟一人承担。” 宋翊一番道白说得大义凛然,众好汉都是性情中人感动得各个朦泪,纷纷表示要与官兵贼秃同归于禁。宋翊心中却是万分不愿,抽出长刀架到自己脖颈中说道:“哥哥们都是英雄好汉,留着有用之躯行侠仗义定有无限作为,如再多言我便自毙当场。” 众人见宋翊言语决绝,生怕他自尽当场只得翻身上马,依依不舍而去。 花荣与宋翊最是情投意合,本就拿宋翊当做亲哥哥一般,此时见他如此豪气干云更是生出无比崇拜,硬要留下与他同生共死。 宋翊真是急得不行,生怕真有追兵赶来坏了事情,急道:“杨志大哥快将花荣兄弟带走,拖沓不得。” 杨志、柴进几人七手八脚生拉硬拽将花荣拖到马上,临行前也不忘威胁静悟几句,这才拖拖拉拉策马而去,马鞍之上花荣仍是不住回头张望。 静悟一直旁观笑而不语,听众人咒骂他也是毫不生气,直待众人走的远了才笑着对宋翊说道:“行了,差不多了,人都走没影了,刀可以放下了。”语气中满是调侃之意。 宋翊假意不解地问道:“大师此话是何意思。” 静悟一听反而笑得更加灿烂,反问道:“什么意思?过一阵子你自己就明白了。走!”言罢拉起宋翊一条手臂狂奔起来,方向却是袭庆府城。 备注 1,北宋厢军 宋太祖于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将各地的精兵收归中央,成为禁军,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称为“厢军”,隶属侍卫司(实际上只是管辖厢军的“名籍”)。厢兵主要从事各种劳役,因而也称为“役兵”。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犯人刺配到本州充当厢军,以供役使,称为“配军”;从禁军中拣选降为厢军的,称为“落厢”;在招募中达不到禁军身高要求而充作厢军的等等。 2就粮禁军 驻于外地的禁军,也可以“就粮”于粮食丰产地区,通常是原驻营地区丰收或粮食问题解决后回原驻营地 禁军有步军印马军两个兵种,水军和炮军附属于步军。其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 3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 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