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章 进账近五百亿 (第2/2页)
资金在一百七十亿左右。” “嗯,这要感谢约翰逊,太给力了。” 按照原来计划,凤凰投资公司账户应该放在明天清仓。 但是,约翰逊似乎急眼了,大举吃进英伦公用股票,从而催生英伦置业等三只股票放量上涨,加速沈度一方出货速度。 “老板,我方出货速度是不是压缩一下,价格越高利润越大,毕竟举牌还要持续几次,行情远没有结束。” “不,还是按照计划进行,我方必须在一百五十元下方出清股票。股价有可能突破一百五十元价位,这个利润就留给市场吧。” 沈度也想多赚钱。 但是,欲望这东西,如果不主动克制是没有止境的。 “呵呵,老板是不是过于谨慎了,行情持续多久是我们说了算,什么时候出利好消息,举牌多少次,视我方出货进度而定。虽说英伦系三只股票都进入百元区间,其实没有半点风险。” 不错,作为cao控者,章文翰确实有把握调控。 但是,沈度还是坚持自己想法。 “出清股票是大概率的事情,相信cao盘团队有能力完成出货。不过,凡事要留有余地的好,多一点利润,少一点利润,其实无关紧要。” 沈度已经赚的够多了,真的不差那点利润。 “好吧,就按照老板的决定执行。” 沈度坚持,章文翰也没辙。 “老板,你说约翰逊还能坚持几轮增持,现在又要转而增持英伦公用,百元价位耗资相当惊人。” 英伦公用总盘子二十亿,增持百分之二股份,那将是四千万股。 即便按照每股一百元计算,需要动用四十亿庞大资金。 尼玛,如此折腾下去,是要破产的。 “英伦投资控股不可能独立承担所有压力,约翰逊会让英伦投资控股增持英伦公用。而是让英伦公用或者是英伦通讯增持英伦置业,以此来分担英伦投资控股的财务压力。” 英伦系交叉持股,英伦投资控股是英伦公用的第一大股东。 英伦公用增持英伦置业股份,约等于英伦投资控股增加对英伦置业的持股比例。 这其中也有风险。 英伦投资控股虽然增加对英伦公用的持股比例,但是,亨通地产财团持有英伦公用比例,若超越英伦投资控股的持股比例,该公司控制权将归沈度所有,约翰逊所有的投入打了水漂。 这可是百元之上增持啊,损失太大了。 “约翰逊错估了我方实力,以为也和他一样承担资金方面的压力,所以不惜借贷来对抗收购。贷款越多,约翰逊死的越惨,一旦反收购失败,光那些贷款就够约翰逊家族承受的。” 收购与反收购说到底是资金面的较量,谁的资金量先崩断,谁就是失败者。 约翰逊认为亨通地产财团除了皇甫洛雪有一定实力之外,其他人无足轻重。 只要约翰逊坚持一下,亨通地产财团举牌行动必定坚持不下去了。 不光是约翰逊是这样的观点,连汇银控股总裁沈弼也是这种观点。 否则,沈弼也不会全力支持约翰逊。 约翰逊对亨通地产公司的判断,没有多大误差。 亨通地产财务状况谁都清楚,如果不是因为沈度关系,从中资机构获得贷款支持,再加上沈度从市场上不断套利,公司财务状况不可能有多大改善。 但是,约翰逊低估了沈度的实力。 沈度的背景,以及他的低调,是造成约翰逊误判的根源。 自始至终约翰逊都没有重视沈度,以为皇甫洛雪才是主导者。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才造成约翰逊今天所面临的局面。 所以,约翰逊要被沈度坑死。 “呵呵,约翰逊家族流年不利,遇上老板这种对手,不倒霉才怪。当然,华商财团虽然干扰了我方行动,却也大量消耗约翰逊的实力,都凑到一块了。” 华商财团突然入局,确实打乱了沈度原来的策划。 沈度顺势而为,反而借助华商财团之力,在英伦投资控股大赚一把。 所以,有些事情表面上对己方不利。 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转化成为往有利于自己放心发展。 “完成套现之日,也是我们终结英伦系的时间,约翰逊家族已经是强弩之末,多存在一天也不过是剩余价值能为我所用而已。” 沈度想收购英伦置业,其实很简单,没必要与约翰逊反复纠缠。 问题在于举牌一次,股价必然上一个台阶。 套利需要市场氛围,所以沈度让举牌数量逐步追平约翰逊,目的是造成双方搏杀激烈,令市场疯狂。 等到沈度一方清仓所有股票,约翰逊的价值也就没有用了。 那时候,迅速将持股比例拉开距离,完败对手。 收购战持续到今天,亨通地产财团持股比例差百分之一追平英伦投资控股。 市场投资者知道,收购大战到了关键时刻。 接下来收购与反收购双方将短兵相接,激烈搏杀。 至于谁胜谁负,众说纷纭。 行情持续多久,要看双方缠斗多久,最终结局必然以某一方失败而告终。 不用说,今日尾市放量上涨,吸引了一批投资者追了进去。 以英伦置业为代表的三只股票,股价天天上涨,让人欲罢不能。 早买早获利,今天买明天就能获利,已经成为市场投资者的共识。 因为价格高,让许多投资者踌躇不前。 但是,欲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 那些空仓者每天都会经历煎熬,是买还是继续观望,反复纠结。 只要投资者没有离开市场,不可避免受到周围环境影响。 周边的人都在议论纷纷,那些持股者在高谈阔论,周围不断有投资者加入多头行列,所有的这些时时刻刻影响着决策。 今天又是一波大涨行情,那么,明天呐,自己又何去何从? 人这一生,没有几人能摆脱财富欲望。 闭市之后,持股者一脸的愉悦,喜气洋洋往外走,对应的是那些空仓者,闷闷不乐,垂头丧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