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粮荒(三) (第1/2页)
下午,齐玉旺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走进父亲的书房,大大咧咧的坐下来,说道:“父亲,那事成了,做得天衣无缝。周家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是咱们做的,就是想到他也没证据。” “吴二狗他们呢?” “给了他二百两银子,让去沂州了。” “没出人命吧?” “没有,周绪海那个老东西和李掌柜,听到风声不对,早就跑了。就打伤了几个伙计。” “好,这次干得不错。三儿,以后和你两个哥哥学学,别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就是打杀也要动脑子,别干那些伤了别人,也把自己搭进去的傻事。”齐鸿烈夸赞道。 有这样的老爹,能教出好儿子的那才是怪事呢。 接着,齐鸿烈安排家人,去请刘记、张记两家的老板来家里议事。 不一会,刘记的刘汉东,张记的张洪全两人一起来到齐府的客厅。 三个都是满面春风,比娶了房小妾还要高兴。一阵寒暄之后,齐鸿烈说道:“刘老板,张老板,听说晌午的事了吗?” 两人幸灾乐祸地说:“听说了,听说了!周记被砸了!现在轮到咱们三家登场了。” 三人都得意的齐声大笑起来。 “咱三家可要联合起来共进退。”齐鸿烈说道。 “当然,当然。一切听齐老板的安排。” “明天上午继续造势,下午未时开门。老规矩,十掺一,二两银子一石,爱买不买,没二价。咱三家谁也不许降价。” “那是,这次声势造得足,保证咱们都有赚头。” “发财!” “发财!” “哈哈哈……” 那笑声,如吃人的狼在嚎叫,穿透客厅,传到外面。齐家的下人们听到这笑声,就知道又有百姓要遭殃了。都在心里暗暗的骂着,但也只能在心里暗骂,无可奈何。 周记粮店被抢的第二天上午,城内再次谣言四起。 “听说了吗?周家的粮车半道上被灾民抢了,一下子损失了六百石粮食。” “不对,是一千石。” “昨天不是周记被抢了吗?” “是啊,说是米里掺了一半的沙子。太黑了,掌柜的没被打死就算走运了。” “这可怎么办啊,我家里的米只够七八天的。” “那你家可惨了,听说七八个月不会有粮食进城。” “城外到处都是灾民,谁敢再运粮进城啊,弄不好半道上被抢了,血本无归。” “不对,不对。我听说那三家运了一批粮食进城呢?” “没听说啊,没看见有粮车进城啊。” “不是从城外运的,是从城内大户手中高价买来的,听说一两八钱一石呢。” “一两八钱?那些大户可真黑。” “得了吧,能有粮食买就不错了。我得快去粮店看看,说不定今天能买到米。” 这些谣言在城内到处流传。不到晌午,齐记、刘记、张记三家粮店再次挤满了人,很多人都是推着独轮车、赶着驴拉车来买米。 下午未时,三家粮店同时开门,买米的人群纷纷涌进店内。这次再也没有人嫌米里有沙子,丝毫不抱怨米贵,能买多少就就买多少。 整个下午,齐家粮店八个柜台全部开放,都在全力卖米。到了下午一汇总,郭掌柜也吓了跳,整整卖了一千石多米!店里存米只剩不足两千石。 同样,刘记、张记也都所剩无几。 郭掌柜还没关店门,就急匆匆地去了齐府。 “东家,店里各种粮食加起来也不足两千石了,再不补货,明天就卖完了。” “你今天晚上就去常平仓,找库管王平甲,向他借六千石粮食。” 郭掌柜吓了一跳,这常平仓存的是备荒粮,哪能说借就借的?稍微一想,他就明白了。这哪是借啊,这明明就是挪用啊。这要是让官府知道了,他就是长八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心说:东家,没有这样吭人,我出面去借,到时候出了事,你一个不知情,砍得是我的脑袋,你最多就是个御下不严,花点银子,屁事没有。我砍了不要紧,可我上有八十岁的孩子,下有吃奶的老母,谁来照顾啊。 可这些牢sao话,打死他,也不敢当面说。只能苦着脸说:“东家,我去能行吗?” “能行,我和大少爷都不适合出面,只有你最合适。这事都已经打好招呼了。你只管去借就行。你去他那里后这样说。”说着齐鸿烈凑到郭掌柜的耳边低声嘀咕起来,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