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红缨枪姑娘和不识字的道士 (第1/2页)
余平去了一处百姓家,换了身行头。 而后,街道纵马来到雨花楼,直奔顶楼。 此刻万里无云,顶楼视野开口,尽收仍然郁郁葱葱的青山,居巢书院安静坐落在桃夭山,恰巧看到居巢书院课业结束,学子从学堂出来活动筋骨,老夫子们负手踱着八字步,对有失读书人斯文的学生指指点点。 余平并不是习武之人,也不是诡谲莫测的炼气士,只看见居巢书院缭绕着云雾,像是处在仙境里,学不了朱衣袖和锦娘的这般津津有味的观看。 “你们读书人是不是都是负心汉呀?”锦娘兰花指,点了下余平。 余平在此地,哪还有从五品郡丞的风光,拱手作揖,如受夫子指点的学生:“姑娘言之差矣,我辈读书人,当有那横渠四句说的那般,为国为家为万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好笑,你倒是说说横渠四句,是哪四句?” “当然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余平挺起胸膛,像模像样的说道,他是个读书人,别地郡丞是不是习武之人,余平不关心,他只关心自己,到底何时才能像上任青石郡守一样,官场上再进一步,而不是守着两千兵马,直到告老还乡。 且两千兵马与寻常老百姓无异,能成青石城的守军,为的是吃兵饷。倘若某一天,本地起了乱象,他手里的兵士,或许跑的比老百姓还快。 锦娘似是才想起站在阁楼中间的,是青石一郡的郡丞,缓缓起身,施了个万福,邀请余平落座。 “余郡丞心里念的都是青石百姓,如果锦娘是青石人士,得知余郡丞此般用心良苦,必须要去庙里祈求菩萨罗汉,为余郡丞降福。” 朱衣袖嗤笑。 余平心里的鬼胎,两人怎能不知道。 在他这位官老爷眼里,万民不过是升官发财的佐料罢了。 “赵勾陈,答应来赴宴了吗?”朱衣袖开口,手里剔透的茶杯递往唇齿边,慵懒的依靠在栏杆,眺望连绵不绝的青山,边娇声询问。 余平向为他斟茶的锦娘道谢一声,回答道:“应该是答应了……” 然后,把与赵勾陈的问答,一字不差的说出来。 朱衣袖摇摇头,倒也没再说话。 这位辅国大将军心里想的什么,哪能拿捏的准,她绝不会听信余平的一面之词。 锦娘笑说:“余郡丞放心就是了,待到青石的事完了,我们两姐妹定然向上面递话,余郡丞一定平步青云,大鹏展翅,为更多的百姓带去福祉。” 余平满意的点点头,把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 朱衣袖目光又落在热闹的街市上,秀眉不展,上边传来信了,一些江湖上的高手,匆匆赶来青石城,此地像是漩涡的中心,眼下看来平静无波,但是再过几日,便会汹涌澎湃,一个不小心,就能让人死无葬身之地。 “莫非咱们的这位辅国大将军,也是为了这事而来?”朱衣袖喃喃自语。 锦娘一口否决:“一定不是,赵将军到了这么些天了,未曾有半点准备动作,他所做的事,全都是为了自家人,与那事,牵扯不上一点关联!” “唉,总归我们仍旧失算了,消息泄露,江湖上的高手纷至沓来,仅凭我们这些人,从信手捏来沦落至飘零无依。” 锦娘正经了许多,幽幽叹口气。 她和朱衣袖两人,筹谋多时,谁能想,打的啪啪响的算盘,竟是在绝对力量面前,黯然失色,再过几日,就连自家性命,都要不保了。 能破此局的人,两人的眼中,只剩下金印紫绶,不知道是化名还是本名的赵阙了。 余平告辞离开。 刘井水在官府里,处理昨日的事务,胥吏尽职尽责的帮忙,很多棘手的事,简单了良多。 “老爷,余平回府了。” 刘井水头也不抬,轻轻嗯了声。 直到把满桌案的文牍,堆放在一旁,几位胥吏垂着头,连忙带下去,他方冷哼一声,骂了句:不知死活的东西! …… 跟姑姑说了声去向,留李木槿在家中。 赵阙轻装简从的出了门。 余平走后,云雀来报。 他瞥到的女子,真的是户部尚书的千金,有那江湖传言,娶了她便等同于娶了半座武库的曹经络。 赵阙莞尔一笑,因缘真的是妙不可言,若说他最怕京城哪几位千金,曹经络必在当中。 “赵将,曹经络的母亲是青石人士,根据以前得到的谍报,或许曹尚书怕暗流涌动的凶险,危害到了曹小姐,才把她送到了青石城,另外她身边有高人保护,那位高人似乎察觉到了我在调查她。” 挥了挥手,赵阙让这位云雀回去休息。 真按照秦轩之说的,言华上境就是青石城的武学之巅了,哪还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现在看,青石城像是处在暴风雨前的宁静,宁静的表面下,复杂的很。 所谓的四大商会,也就是个玩笑而已,上不了台面。 杀了地支榜第十一人高津以及他的狗腿子,另有位潜藏在暗中的高手,等待赵阙露出破绽,希冀把他一击必杀了。 大夏朝廷内,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