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1章下雨天 (第2/2页)
小龙虾,一看街上人流量这么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回到家里,田春芳已经做好了晚饭,一家人坐下来吃饭。 田春芳见白梦蝶皱着眉头、心事重重的样子,往她碗里夹了一些瘦rou榨菜丝:“小蝶,你也别为那些烤串心烦了。 蔬菜进价很便宜的,即便坏了全扔了也只不过亏损二十块钱。 用来做烤串的那三十斤前腿rou虽然有些贵,可如果今晚实在不能摆摊,就把这些全都送街坊,也浪费不了的,你就别愁了。” 白梦蝶点点头,愁也没用。 一直到晚上九点钟左右雨才停了,一家人急急忙忙的出摊,希望能把所有的烤串卖掉,小龙虾能卖多少是多少,反正是活的,又不是不能养。 白梦蝶却不这样想,她想把当天计划的小龙虾全都卖完,不然白胜他们明天又送小龙虾来,积了太多小龙虾也很麻烦。 白梦蝶对田春芳道:“妈,富丽纺织厂离咱们这里不远,十点钟有下夜班的工人,你去那里卖小香辣小龙虾,爸陪着你卖烤玉米。 我和哥去秦园路摆摊,我卖香辣小龙虾,哥卖烧烤,咱们分开卖,应该能把小龙虾卖完。” 她要留在秦园路卖香辣小龙虾,是因为那里许多回头客已经吃过了她做的美味,如果换了厨艺远不如她的田春芳炒香辣小龙虾卖,人家不一定买账。 而富丽纺织厂的那些小青年吃过白梦蝶亲自掌勺烹饪的香辣小龙虾的人也就那天晚上来的那几百人。 那几百个人一人也没吃到几个香辣小龙虾,恐怕只记得好吃,但具体味道究竟是怎样的早就忘了。 只要田春芳烧出的香辣小龙虾够麻够辣,那些年轻人就会吃得很high。 许多没什么厨艺却开大排档生意还不错的摊主,做大排档的秘籍就是把口味做的重重的,自然有人吃。 一家人兵分两路,白梦蝶兄妹两个去秦园路时,看见别的大排档也都来了,正在摆摊。 白梦蝶兄妹两个也把摊位摆下来。 白梦蝶一面动手烹饪香辣小龙虾,一面指导石磊怎么烧烤。 没有十分钟石磊就上手了,白梦蝶便专注地烹饪香辣小龙虾。 之前下过一场暴雨,所以尽管九点多钟是卖大排档的高峰,可人们怕再赶上暴雨,出门逛街的人不多。 人流量有限,秦国路的大排档竞争比平时更加激烈。 那十几家大排档为了招揽生意,全都拼命吆喝,有时相邻的两家为抢客源都要打起来了。 白梦蝶这里就很好了,虽然人流量只有平时三分之一,可毫不夸张的说,有百分之七十的食客直奔白梦蝶的摊位而来,要上几斤香辣小龙虾,点些烧烤,来两瓶啤酒,有滋有味的吃了起来。 这种顾客少的情况下,哪家大排档最受欢迎,马上高下立见。 石磊虽然话少,但是人很机灵,蔬菜烧烤哪怕全都扔了也就二十块。 可冰冻前腿rou批发价都得两块钱一斤,三十斤得六十块钱,比蔬菜贵多了,所以他在卖烧烤时总是在不露声色地推销rou串。 忙到十点半左右,所有的rou串全部都卖完了,蔬菜烧烤也卖得差不多了。 石磊大松了口气,扭头去看白梦蝶,小龙虾已经卖了大半,卖到十一点半应该能卖完吧。 结果比他预想的好,还没到十一点半,兄妹两个便把所有的食材全部都卖完了,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田春芳夫妻两个一个推着早餐车,一个推着烤车从秦园路经过,见白梦蝶兄妹两个全卖完了,很是开心。 一家四口离开秦园路之后才交谈起来。 白梦蝶见田春芳夫妻两个也全都卖完了,问在富丽纺织厂门口生意好不好做。 田春芳喜滋滋道:“好做,还不等下夜班的人出来,我们的摊位往那儿一摆,香辣小龙虾一炒,就有人来吃,等下夜班的人们涌出来,那就跟我们卖的东西不要钱似的,抢着买!” 她跟白梦蝶商量:“要不以后我和你爸去富丽纺织厂门口摆摊,你和你哥在秦园路摆摊,两处摆摊,能够卖的快一点,早点回家早点睡觉。” 白梦蝶摇摇头:“如果在富力纺织厂门口卖点包子水饺之类的小吃给下夜班的员工当夜宵,还能够长期做下去。 如果是摆大排档卖香辣小龙虾和烤玉米,不可能天天生意好,能火爆一个星期就不错了。” 田春芳不解的问:“为啥?” 白梦蝶分析给她听:“富丽纺织厂的员工大多是农村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和城里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一无所有,带着梦想来到城市。 想通过勤劳肯干多积累财富,在乡下为自己盖一栋漂亮的小洋房,不会舍得天天花钱吃大排档的。 而且小龙虾和玉米在他们乡下全都是司空见惯不值钱的东西,我们的香辣小龙虾卖三块钱一斤,烤玉米一块钱一个,在他们眼里实在太贵了。 偶尔吃一次他们能接受,让他们天天吃,他们觉得不划算,但是包子水饺之类的,他们愿意花钱天天吃,认为值得。” 白爱国笑着道:“城里人和乡下人消费观念不在一个频道上,不过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