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一章 科举新规 (第2/2页)
体制,形成了一条赤裸裸的鄙视链。进士看不起举人,因为举人天生起点太低,几乎没有上升为高级官员的可能性。一甲的在二甲、三甲进士面前天生高人一等,二甲的叫进士出身,自然把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同”字鄙视一番。 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的是科举考的好就能做的好官吗? 更何况,进士的殿试,考的都是诗词歌赋。 诗词做的好,就能做的好官? 若是这样,李白这位诗仙就应当是中国古往今来第一贤臣了! 对此,完颜康深思熟虑之后,定下新规:从今往后,科举考试无需重重选拔,只需考试达标者,即可任职。所有愿赴任者,均从九品官做起,有一年的实习期。一年过后,择其优良者升为八品、七品,择其普通者留任,劣等之人予以淘汰,且终身不得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对这两项规定,朝臣之中颇有争议,其中异议最大的两项:考试年龄限制如此苛刻,只怕会将许多有心报国之人拒之门外;十年寒窗苦读,优劣者都仅授九品官,只怕许多饱学之士难以接受。 对前一项异议,完颜康觉着有些道理,便将考试年龄的条件做了少许调整,自首次科考三年内,年龄上限放宽到三十五岁,三年之后,便依旧以三十岁为年龄上限。 那等十年寒窗只为中举、白发苍苍犹自参考之辈,可不是完颜康想要的官员。 而对后一项异议,完颜康一句话就打发了: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若真是饱学之士,真是有为之人,怕什么公 平竞争! 对后一项异议,跟随完颜康的老人们,都没甚意见。白马城建军之时,一直贯彻的便是能者上、劣者下的思路,这才形成了如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天下强军。同样的思路,用到选拔官员之上,想来必有成效。 而一批合乎心意的官员上任,以新鲜血液充斥朝堂,才能给大金带来活力,才能让完颜康的新法和新政切实有效的得到贯彻落实。 对于官员薪酬的架构,完颜康也进行了极大的调整。他保证了低级官员的基本收入和衣食住行等各项福利待遇,确保低级官员不至于因为基本生活问题而主动伸手贪腐。 相比而言,九品官员的待遇,几乎赶得上原先的三倍水准。而各级官员收入的级差,则做了相应缩减。 如此一来,经过简单测算,每年朝堂开支的官员薪酬,较以往上升将近一倍,新任户部尚书耶律云波对此表示十分忧心。 完颜康大手一拍:“咱们府库里还有几千万两存银,还怕给不起官员的薪酬不成!” “那若是存银用尽?” “往后国泰民安,税赋自然增长,岂能不够朝廷用度!” 皇帝说往后会国泰民安,臣子总不能在这上面唱反调,耶律云波咬咬牙就住了嘴。低级官员薪水涨了不少,高官薪水多少也有些上调,总归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到时候若真是短了钱粮,也是找皇帝要,总不会让我这户部尚书生蛋。 科举新规的讨论、完善,到最后出台,不过花了半月光景。新规一定,完颜康下令将革新新法和科举新规印发全国,令南北学子早作准备,来年春种之后,便要举行首次科考。 新规一发,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兄,你还在这死啃书本,赶紧随我去跑跑步、练练力气,否则你书念的再好,也是白搭啊!” 哼哧哼哧跑了一阵,李姓学子停下步来,喘了好一阵子的粗气,双手撑膝,吐槽道:“张兄,你说咱们这位陛下,怎么就这么能折腾?” “李兄,慎言!” “怕什么,革新新法中都说了,不以言获罪,这阵子,也没见有人因为议论朝政被抓。” “随你了,反正我觉得,陛下种种举措,乃是千古圣君之像。李兄,不瞒你说,你看我这阵子跑的带劲,怡红院里的春兰姑娘,都对我另眼相看呢!”张姓学子脸上露出一副男人都懂的笑容来。 “那咱们,还是再跑跑!” …… “掌柜的,您老赶紧教教我,这算盘怎么用。” “哎呦,小少爷,您学这玩意作甚啊?” “你这老货,一点都不知道天时变化,你家少爷要是不学算盘,往后就只能继承这点破烂家业,混吃等死!” “哎呦,小少爷,咱们黄家好歹是百年世家,您怎么能这么说呀!” “放屁,放屁,宋家,耶律家,楚家,哪家不比我家田宅多,人家个个都一门心思要去科考。算了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你就说教不教!”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少爷,教教教,您要学这个,俺还能不教啊。” “八上八,九上九,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