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任务! (第1/1页)
3020年华国 星城湘山区安平小区。 此时夏日炎炎,正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安平小区,位置虽然在整个湘山区来说算是偏了一点,但是,却是一处适合居住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绿化面积达到70%,绿植,休闲场所一样不缺。 杨明正是居住在这里,他在星城农业研究所工作,年级才三十出头,却已经是一名有着职业认证的二级研究员,换算成级别,差不多对应着大学副教授级别,而且是一流高校的副教授。 杨明在同龄人里,算是真正的走在了人生的巅峰,不光事业蒸蒸日上,还娶了一个漂亮贤惠的妻子,儿子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如今,已经四岁了,非常聪明可爱。 一家人过的其乐融融。 今个儿正好是周末,而且,难得的是,杨明正好抽出时间陪家人一块过个周末。 小三口哪也没去,就在楼下大草坪的边缘铺了一张野餐毯,妻子怀里抱着一把吉他,杨明手中打着节拍,给儿子做伴奏。 “华夏龙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 生于华夏,成长于华夏,和别人不同,出生于老军人家庭的杨明,家庭熏陶之下,对这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着热爱。 这首歌是他教给儿子的,听着儿子从牙牙学语,到咬字唱腔越来越清晰,为人父的满足感自然就越来越强烈。 别人家管不着,但是自己家里,爱国,民族荣誉感,要从娃娃抓起。 “看你乐的,研究所里,记得不要太累了,工作一两个小时,站起来活动活动。”妻子张雪给杨明喂了一瓣橘子。 “知道了,老婆大人。”杨明笑着应道。 小家伙唱完歌,就绕着爸爸mama一路小跑,虽然只是简单的转圈圈,但是,小孩子的笑点就是那么的低,只要家人在身边,玩什么,都能玩的很高兴。 一会过后。 “爸爸,我累了。” “来,乖儿子,到爸爸怀里坐会。” “好的,爸爸。” 小家伙赶紧跑了过来,一扑就倒在了杨明的怀里。杨明接住后放到自己的怀里。曾几何时,自己也是这样在父亲的怀里撒欢。 那时候虽然日子穷了点,但是,依然很快乐。 “爸爸,爸爸,柳树的柳条像不像稻穗啊!“小家伙杨飞指着不远处的柳树叫道。 “柳树?” 杨明抬头望去,七八米外,沿着步道正是一排柳树,夏日的柳树,柳絮正值旺盛,风一吹,随风摇摆,说是像稻穗,应该是差远了。 不过,在小孩的眼里,相像的应该是那股随风而摆的韵味吧。 “像。”杨明想了想,没有否定儿子的想象力。 “那爸爸,柳树上会长大米出来吗?” 呃…… 杨明被小家伙问住了,柳树当然不会长出大米,难的是想着怎么以小家伙明白的方式解释柳树为什么不会结大米这件事。 妻子张雪瞅到这尴尬的一幕,忍不住捂着嘴轻笑了起来,他两属于晚婚,妻子虽然也三十出头了,但是,却正是一个女人芳华正茂的时候,比起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更多了一份成熟的韵味。 “呃什么,快回答啊,我的大科学家。”妻子张雪揶揄道。 小孩天生好奇,这是难得的品质,在小孩的天空里,道理不是最重要的。而在杨明眼里,他这个勉强可以成为科学家预备队的眼光里,好奇心是一个科学家必备也是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这也正是他谨慎认真回答孩子每一个问题的原因。 想了想,杨明摸着儿子的头,“小飞啊,你问的这个问题,对爸爸来说也还是很大的难题呢,爸爸也没办法给你解答。” “等你长大了,成为了科学家,或许可以做到让柳树长出大米来。” 小家伙听了这个答案,有点不满意,或许是杨明太笨拙了,同样的借口用了太多次,小家伙已经有点免疫。 小嘴嘟嘟很不满意,“又要等长大么。” 妻子张雪在旁边横了自己老公一眼,儿子问什么都是这一套。 不过默契的,张雪没有当面去否定老公的说法,但两人眼中的意味却是传达的清清楚楚。 杨明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爸爸,我想现在就在柳树上种大米,帮你解决这个大难题,可以吗?” 呃。 儿子的这个回答,让杨明又暖心又有点不知道怎么接盘。 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真要在柳树上种大米么? 杨明有些尴尬,都怪自己这张嘴,引导的不到位啊。 “还愣着干嘛,快去种大米啊,难得儿子一片孝心啊。我这当妈的,都还没体会过。”张雪冲着柳树努了努嘴。 “额,这怎么可以吗,我堂堂二级研究员,要是传出去,非得被同事笑哭了。”杨明以理据争。 “堂堂二级研究员?二级研究员怎么了,当年你追我的时候怎么说的,这个家里,你大还是我大?”妻子适时翻起了旧账。 “你大,你大。”杨明直接败退,这些年自己忙于工作,对妻子亏欠很多,对于妻子喜欢在嘴巴上沾自己便宜找快感的乐趣早就习惯。 可是,在柳树上种稻米,这终究…… “那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 “我……”杨明还想可以抢救下。 “我什么我,别以为我不知道,每次给你洗衣服的时候,裤兜里,总有把稻种。”张雪瞥了眼杨明的左裤兜,很明显,在妻子眼里,他就是个透明人,从里到外都是。 杨明闻声一愣,得,还是不挣扎了。 “好,爸爸带你去柳树上种大米。”杨明站起身来,然后随手从裤兜里掏出了一把种子。 他隶属湘省农业研究所,而且是专门搞稻种培育的,做一行爱一行,这是杨明的宗旨,否则,也不能在三十出头就能参与过国家级重点项目,并且做出突出贡献,成为二级研究员了。 所以,不管在哪里,杨明的身上,总能找到一小包稻种。 当然,这些稻种可不是实验室中需要保密的,而是在各地出差中随手采集的样本。 对于杨明来说,生活除了家庭,就是这稻种了,稻种,就是他第二个家。 就连他家种的花盆,都有几盆专门种稻种的。 十八岁上大学,就进入的农业大学,到现在,研究水稻十几年,稻种培育,已经刻进了他的骨子里。 不过,今天,估计是他首次做出在柳树上种稻米的荒唐事情。 幸亏兜里不是珍惜的种子,而且也不是浪费,是用来鼓励和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向往,用几粒种子,还是值得的。 而此时妻子张雪,已经拿起手机,开始各种找角度,来拍下这温馨的家庭活动,到时候,又能在朋友圈痛快的撒狗粮了。 这一幕很温馨。 不过,在一个他们不可观测的维度,或者说是以上帝模式俯瞰星球的唐峰来说,此时终于长长松了一口气。 在杨明答应儿子开始柳树上种稻米的瞬间,唐峰这里就立刻扫描到了一个任务书。 任务名:研发柳树稻种嫁接技术 任务等级:黑铁一星 开启任务需花费:30华夏币(有失败的可能) 直接完成任务需花费:3000华夏币(成功率百分之百) “真不容易,辛辛苦苦几十天,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目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