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章? 岂曰无衣 (第1/1页)
试想,若是这种不顾人伦活葬生母的人,将来若真做到帝王宝座,天下苍生不知道要受多少苦难。 为首的劲装大汉似乎也心有所悯,微微一叹说道:“何况你也看到了,此事完全是老人家自愿的。老人家为了天下苍生,成就后代之大业,甘愿如此,将来必如愿登临西方极乐世界。” 残月居士心中不免一阵难过,想不到自己祖祖辈辈,在此忠心耿耿守护数千年,最后却等来一个大jianian大恶之徒。 棺材盖已被订上。 为首的劲装大汉说道:“好了,现在你们只需带我们到五色土之处,你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残月居士虽心有不甘,但还是不敢忤逆祖训。长叹一声之后,当先带着众人走进了草屋。 江小刁她们赶到谷里的时候,正好看到这群人走进草屋的背影。 她一把按住准备冲过去的刘七爷,说道:“等等,咱们先不要打草惊蛇。” 刘七爷随即明白过来了她的意思。 来到这边,并没有看到那个老太太,而是多了这么一群人,似乎还抬着个什么东西,不过远远的看不清楚。 还有,他们现在全部一起又进去山洞干什么呢? 没搞明白前,确实不宜轻举妄动。 于是蹑手蹑脚地偷偷跟了上去。 半个时辰后,劲装大汉一行人已经到了蝙蝠洞。 在蝙蝠首领的号令下,蝙蝠们纷涌而至。 劲装大汉首领冷笑一声:“就凭你们这些扁毛畜生?” 大内高手们每个人手里都举着火把,照得石壁里面灯火通明。 首领一声令下,大内高手们手里的暗器如雨点般激射而出。 飞过来的蝙蝠纷纷跌落在地下。 但是很快,大内高手首领脸上就变了颜色。 飞过来的蝙蝠越来越多,而且距离他们越来越近。 大内高手首领阴沉着脸说道:“上!” 语音刚落,一个大内高手脱众而出,直接向前冲去。 周围无数的蝙蝠立即围了上来,将他团团包裹在一起。 这个大内高手就像一个浑身长满蝙蝠的怪物一样,根本看不出里面是一个人。 只听得一声爆喝,这个大内高手毕生功力运了出来,整个人爆炸了! 浑身的的血rou变成了一颗颗黄豆大小的rou团,像无数的的暗器朝四周飞舞。 不仅附在他身上的蝙蝠,方圆三丈之内的蝙蝠纷纷被这个大内高手的皮rou击中,全部掉到了地下。 残月居士看得心惊rou跳,怎么都想不到,此人竟然悍勇至此。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紧接着又一个大内高手冲了过去,等到身上挂满蝙蝠之后,如同前面一个人一样,运起内力,整个人完全炸开。 世上顶尖的武林高手,以自身做暗器,所飞出的皮rou暗器何止万计? 蝙蝠虽多,但一次就是背成千上万的消灭,也受不了。 等到第五个人rou暗器全面开花,蝙蝠洞里的蝙蝠已经所剩无几了。 大内高手首领盯着蝙蝠首领的两只红眼睛,恶狠狠地说道:“继续来!” 话音刚落,又一个大内高手朝前冲去。 这个高手没有爆炸。 因为他冲过去的时候,蝙蝠首领发出一声尖锐的唿哨,所剩无几的蝙蝠跟着它,迅速向黑暗里面遁去。 不到半柱香时间,所有的蝙蝠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饶是大内高手首领心硬如铁,这一刻也难免潸然泪下。 他走上前去,将同僚的骨头抱在一起,抬头叫道:“岂曰无衣?” 剩下的其它人同时念了起来:“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大内高手首领继续悲怆地叫道:“岂曰无衣?” 其它大内高手叫道:“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大内高手首领泪如雨下:“岂曰无衣?” 其它大内高手咬着下唇吼道:“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大内高手首领说道:“兄弟们,继续前行。” 其它大内高手躬身应道:“喏!” 残月居士饱读诗书,当然知道大内高手首领念的是《诗经》里面的《秦风。无衣》。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 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 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这首诗用在现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太贴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