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长安_第六百零七回 城里的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七回 城里的人 (第2/4页)

现。

    “可不就是闵家的商队嘛!这长安城里除了闵家,还有谁能有这么多缁车。”有人指着那飘动的旗帘道。

    有人闻了闻风里的气味,丝丝缕缕的异香伴着咕噜噜的车轮声氤氲开来,他惊诧道:“好香啊,那些车里装的都是香料啊!”

    “这么多香料,这得值多少钱啊!”有人看着那些缁车,艳羡不已。

    “多少钱也不是你的,别惦记了。”有人嗤的一笑。

    这些话随着晨风,一丝一缕的传到车队中。

    车队里的护卫们早已对这些围观议论习以为常了,个个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就跟没听见一样。

    闵记商行作为长安城中有名的大商户,几乎每隔三五日便会有商行的车队进城出城,金光门的兵卒早对闵记商行的车队格外熟悉了,就算是插个队,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也不会有人敢说什么的。

    可是闵记商行的车队始终都规规矩矩的排着队。

    城门口不远处的树荫底下摆了食案和胡床,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坐在阴凉处,手里拿着把大蒲扇扇的哗啦哗啦直响,一口一口猛灌面前冒着寒气的凉茶。

    绕是如此,他还是热的直喘粗气,豆大的汗珠子不断的从那张红的发黑的粗糙脸上落下来。

    他看上去神情散漫,可一双鹰眼目光如炬,审视的扫过排队出城之人。

    日头渐高,闵记商行的车队终于排到了城门口。

    那高大的男子倏然起身,大跨步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粗嘎的大声笑道:“哟,闵大管事,这几日日头这么晒,还要出远门啊?”

    闵子江从马车上跳下来,隔着城门口的两个兵卒,亲亲热热的跟那高大男子打招呼:“哎哟,是刘校尉啊,在下还说今日怎么没见着校尉呢。”

    今日在城门口盘查的两个新来没几日的兵卒,原本看到闵记商行的车队过来,还在暗喜可以捞上一笔了,谁料专门管着他们的刘校尉眼睛这么毒。

    二人有些不甘心的往后退了退,但也没退多远,双眼也一眨不眨的瞪着闵子江的手。

    就算那油水儿捞不着自己手里,过过眼瘾也是好的。

    闵子江和刘校尉站在城门口寒暄,借着大袖的遮掩,从袖子中拿出一只沉甸甸的钱袋子,塞进了刘校尉的手里。

    刘校尉捏了捏钱袋子,笑眯眯的收入怀中,连商队的路引文书都没查验,晒得黑红粗糙的脸上满是笑纹:“这天儿出门可够受罪的,闵大管事怎么亲自去,小徒弟呢?”

    闵子江无奈的叹了口气,一脸苦笑的点了点头:“哎,别提了,要去一趟洛阳,送些香料过去。”他凑过去,压低了声音道:“这玩意儿太贵重了,让小徒弟去怕出了差错。”

    刘校尉了然点头:“可不是贵重么,都是富贵人家的玩意儿,咱们可用不起。”他看了看天,天光早已大亮,天边燃起一片火红,俨然又是一个能热死人的艳阳日,他啧啧舌:“这么热的天,闵大管事赶路可是要受罪了。”

    闵子江恭维的笑道:“刘校尉整日风吹日晒的,更是辛苦。”

    刘校尉也跟着且笑且叹:“再辛苦也是为了吃喝二字啊。”

    阳光渐渐变得灼热,站在大太阳底下,格外的煎熬。

    闵子江想了想,转身从车厢里拖了个包袱出来,塞到刘校尉手里:“这是自家庄子里种的鲜果,校尉给弟兄们分分,解解暑。”

    闵子江对刘校尉格外熟悉,入了他的手的油水儿,是绝没有往外分的道理,今日那些守城兵卒算是白干了,给他们分些鲜果尝尝鲜,多少也能安抚一二。

    这一大包鲜果看起来不起眼,外头的包袱皮儿也洗的半旧发白了,但这一包鲜果也值不少钱呢,再说了,闵家的鲜果能是寻常百姓家常吃的那几种吗?

    刘校尉都没打开看,便接到了手中,笑呵呵的道了声谢,才让到一旁。

    闵子江也拱了拱手,钻进马车,吩咐人启程。

    闵子江目送闵记商行的缁车车队驶出城门,紧跟着便有两个头戴斗笠,骑着快马的书生模样走到了他的面前。

    闵子江只打量了二人一眼,既没有盘问也没有搜查,简直连看都没多看二人一眼,便放二人出了城。

    后头的这些人,一看就是没什么油水儿的,闵子江没有了继续盘查的心思,让那两个新来的兵卒继续盘查,自己抱着那包鲜果走到后头。

    两个新来的兵卒看着闵子江的手,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看他没有要分一点出来的架势,不由得恼怒起来,冲着后头的人喝道:“路引!包里装的是什么?打开查验!”

    闵子江在树荫下微阖双眼,手里把玩着一枚熟透了的荔枝,淡淡的果香氤氲在鼻尖。

    呵,自家庄子里种的果子,是当他没见过世面吗?

    这分明是岭南的果子,千里迢迢快马加鞭送进京城,等闲人别说吃了,就是见也见不着。

    这闵家出手还真是大方的很呢。

    他想起前几日闵记商行刚刚送了数十辆缁车的药材去洛阳,今日又送了数十辆缁车的香料去洛阳,不禁一笑。

    数十辆缁车的药材和香料,这一趟估计就是上千两的入账,区区几颗荔枝又算得了什么。

    日头渐高,阳光刺眼而灼热。

    进城的队伍比出城的队伍挪动的更加缓慢,排队的人群开始不耐烦起来,一声声的抱怨汇聚起来,整个队伍变得喧嚣而躁动。

    “吵什么吵!”守门盘查的兵卒突然抽出长刀,一阵哗啦啦的重响。

    队伍骤然安静下来,再没有人找死,多发一句牢sao了。

    一辆寻常的灰蓬马车随着死寂的队伍慢慢的往前挪动。

    车辕上坐着两个男子丝毫没有被兵卒的怒吼吓到,一个身材敦实,面容憨厚的男子手上拎着马鞭,一个人百无聊赖的摆弄着个巴掌大的小匕首,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马车晃晃悠悠的挪到了城门口,在守门兵卒面前停了下来,提着马鞭的男子从车辕上跳下来,脸上没有什么笑模样,将腰牌递给兵卒。

    兵卒接过来一看,脸色微变,那张死人脸上顿时挤出一丝笑:“原来内卫司的大人。”说着话,他艰难的抬头看了眼那人身后的马车。

    排在马车后头的百姓听到这句话,顿时见鬼一样往后头避了避。

    碰到内卫司的内卫一定要有多远躲多远,免得内卫杀人的时候,溅自己一身血!

    按规矩,兵卒应该盘查所有进程的人和车,可内卫的事儿,他着实不敢多问,问多了怕脑袋不保,想了想,还是硬着头皮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句:“内卫大人,这车里,是什么人?”

    坐在车辕上的另一人一手转着匕首,一手撩开车帘,阴沉着脸:“内卫司孟总旗受伤,回京医治。”

    兵卒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吧,敢把内卫司的总旗给打伤了,找死都没这么着急的!

    兵卒是不敢得罪内卫司的人的,但是今日晨起,秦王殿下突然下令,所有入城之人都必须严查,路引户籍一一对应,秦王和内卫司虽然都不能得罪,但两害相较取其轻,他还是硬着头皮踩着车辕,探着身子望向光线晦暗的车厢。

    车厢里有两个男子,其中一个气若游丝的躺着,晦暗的光落在他毫无血色的苍白脸上,看上去羸弱的一触即碎。

    他的右手上包的像个粽子,鲜血渗透出来,染透了白布,鲜血已经干透了,结成了一片片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