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玄奘师侄有点婴儿肥 (第1/2页)
“总有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八十年后才会出生的那个叫做李白的狂狷诗人写的关于大唐长安城的诗句。 也是法海在看到眼前巍峨的巨石城楼后,能够想起来的唯一一句关于长安的诗。 一点也不应景。 贞观十三年,经过了李二的励精图治,一众朝臣的尽力辅佐,现在的大唐境内,虽然免不了天灾人祸,但是总体来说,国泰民安。 就连海外,西域以西,经常能够听说的吃人妖魔的踪迹,在大唐境内都少见。 足可以说是有着国祚之力护佑。 大唐境内,各个地域的民众,也是对于这座位于帝国中央的长安城,有着向往之情。 就连那生在山寨,单纯的玲珑,也是对于长安城的街景,城中朝上的诸多趣事,充满了兴趣。 十马并行的城门口,进出城的民众络绎不绝。 其中,和尚僧人不少,像是法海这样的着僧服,带僧帽斗笠的远行僧,不多。 《西游记》里面说,李二为了开水陆大会,从全天下的僧人中选最得道的高僧。 完全就是有些扯。 至少,两个月前,离开杭州城的时候,金山寺就没有接到相关的通告文件。 没有法海一样的力量,或者玲珑的快马,从杭州城到这长安城,以普通僧人的脚力,半年都不一定能够赶到。 所以,这一次李二和朝臣关于水陆大会的通气会会议精神,可能也就传达到长安城周围几个州县的寺庙里面。 再远一点,能到河南,湖北,已经不错了。 不过,李二的会议精神显然传达是比较到位的。 法海往城门口走的这一路上,普通民众看到僧服,都是纷纷为他让行。而在长安城正门口,甚至特意为进城僧人开了一道便门。 佛说,众生平等。 嗯,是佛说。 “法师。” 看到法海走过来,门口守城的将士面色客气。 法海也是摘掉自己头上的斗篷,朝着一行将士单手做礼。 “呀……” 看到法海摘掉斗篷,露出来的面容,正对面站着的守城小队长忍不住轻声地低呼了一声。 旁边,其他的民众也都是一直将目光落在身形魁梧的法海身上。 这一摘斗篷,看到那俊美,带着一种莫名的亲和力,感染力的法海容貌,也都是一下子看呆了。 特别是一些妇女,留意到了法海的容貌,进入到了城门里面,更是忍不住一步三回头。 “施主。” 见面前的守城士兵看着自己,半天眼睛都没转一下,法海有些无奈地再次向前递了递手里法明师父给自己写的介绍信。 “奥,法师,失礼了。” 守城小队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是上前,双手接过那手书,打开一看,脸上露出意外之色,“法师是从杭州城金山寺来的?” 后面,其他一众守城士兵听了,也是一脸惊讶。 这几天来,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远的僧人过来长安城参加应选。 而且,从杭州城到长安城,这中间的路途,没有个数月的时间,是绝对赶不到的。 最重要的是,几个月前,圣明陛下甚至还没有提出过要选高僧,杭州城金山寺,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综上,虽然眼前这个法师长得实在是太让人想为他开后门了,但是,守城小队长还是向法海投去了质疑的眼神。 长安城乃国之重地,天子脚下,治安上来说,自然是绝顶之严的! 看到对面守城兵士眼中的质疑,法海也明白。 这一次来,他自然也已经预料到了这些,随即说道:“贫僧确实是从杭州城金山寺而来,数月前出发,来长安城,是为了寻见贫僧的师侄,洪福寺的玄奘。” 他的目的,也确实是过来寻唐玄奘,并没在乎那什么水陆法会。 甚至,那一封法明师兄的手书上,他也特意看过,只是写了会见师侄,到长安城交流等等的托词,没有丝毫提到其他的东西。 “洪福寺的玄奘法师?” 对于这个名字,守城小队长自然是听过的。 虽然那一场本朝最大的复仇案件,发生在十三年前。但是,其中涉及到了当朝丞相朝长,还有文渊殿大学士,到现在,长安城人也是历历在目。 而且最近几年,圣明陛下越发尊佛,城中关于佛事的讨论愈多。对于长安樊川八大寺里面的洪福寺里,那位玄奘法师的高僧盛名传言,自然也不少。 据说那位玄奘法师,刚一出生,大难不死,就是被杭州金山寺的法师给救了。 这其中的恩缘因果,是非常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