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师侄,你现在可以啊,玩不辞而别了! (第1/2页)
凌晨,天还没亮。 洪福寺内,一座靠里的禅房的门被悄悄地推开。 然后,光秃秃的脑袋从里面探了出来,在夜色下微微泛着光。 虽然这一处没有灯光,但是借着依稀的星光还是能够看到,玄奘那一张带着一些婴儿肥的脸庞。 探头探脑,在四下打量,见到周围没有巡夜的僧人,他才从里面出来。 穿了一身简单的灰色僧服,背后,则是背着一个臌胀的行囊。 小心翼翼地关上禅房的门,然后蹑手蹑脚地往洪福寺的大门口走去。 不过,刚转过一个墙角,就猛地听得背后传来一道声音:“阿弥陀佛。” “啊!” 玄奘吓得脸更白了,扭头,看到后面站着的人,才松了口气,“师父,你吓煞玄奘了!” 悬空看着玄奘那轻装简从,背后还背着行囊,脸上露出一些无奈:“玄奘,你这是要去哪?” “师父,玄奘要离开长安城。” 玄奘眼睛往四下瞄着,心中保佑那道身影不要出现。 “你要离开长安城?” 悬空双手合十,说道,“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和你师叔一起前往大殿,接受陛下的饯行,然后去那西方的天竺国取经吗?” “呃,师父……去取经,那是师叔的重任,有玄奘一个,没玄奘一个,不重要。” 玄奘不禁说道,“而且,玄奘自己,现在一心想要追求师叔的大道,想要去这些年,师叔走过的那些地方看看,去像他一样,真正去普度众生。” “你可真想好了?这可是菩萨钦定,是大功德,你就愿意这么放弃?” 悬空看着他,劝道,“而且,如果你真的要追求你师叔说的那种方向,等到你取经归来,依然可以。十万八千里,路途虽然遥远,但是几年,就算是十年,终究会有个头。到时候,感悟过那些大乘佛经,再去普度天下众生,也不迟啊!” 玄奘却是直接摇摇头:“师父,那大乘佛经,和玄奘心中所想,并不是一条路。” “你真的决定了?” “真的决定了,师父就莫要再劝玄奘了。” 玄奘坚定道。 悬空不禁叹了口气。 他对玄奘最了解了。 从昨天面对菩萨显灵的时候的情形,他就知道,玄奘是坚定了心思不去的。 玄奘就是这样的人。 他心中坚定了的东西,便是佛祖显灵,怕也劝不动他。 这也是他能够在大唐国内,这么年轻,就把佛经钻研到无人能及的地步的原因。 悬空也是料到了玄奘会趁着夜色,在这个时候,不辞而别。 所以,便在这里等待他了。 说实话,对于玄奘,他心中也是不舍。 但是也知道,这长安城,终究不是能让玄奘永远待下去的地方。 不管去取经,还是去追求其他的方向,玄奘离开这里,是早晚的事情。 “好吧,既然你决定了,老衲便不再劝你。” 悬空说道,“只是出去长安城,外界,终究不如洪福寺里安全,独自在外,人情世故,都是要去修习的。你自己,要好自为之。” “谢谢师父!” 听着这话,玄奘也是有些哽咽,跪伏下来,朝着悬空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然后才起身离去。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半黑半明,灰蒙蒙的院门口,悬空才摇了摇头,双手合十唱了一声佛号,转身回自己的禅房去了。 …… 禅房里面。 法海起得大早。 按照昨天李二着人传下来的旨意,也是考虑到早朝时间太过于早,所以,让法海和玄奘等到了早朝之后,再另行为他们设饯行宴。 简单地洗漱了一下,法海穿好了洪福寺为他准备的新的白僧衣,出门,来到大殿之上。 悬空和一众僧人也已经到齐。 法海的目光在大殿上看了一圈,独独没有看到玄奘的身影,随即忙问道:“悬空师兄,玄奘师侄呢?” 悬空看着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从旁边拿过来一个包裹,还有那被布包裹着的九环锡杖。 看着那九环锡杖,法海就瞬间明白了:“他走了?” 悬空点点头。 法海心中狂汗。 这特么,玄奘竟然还会玩不辞而别? 你一个rou体凡胎,十几年没出过长安城的人,出去能干个啥? 而且,要是没有玄奘,自己还怎么去取经? 说好的一起走的,你竟然放鸽子? “我去追他!” 法海沉声说道,就要出门。 “等一下。” 悬空从背后叫住他,“师弟,把这袈裟和九环锡杖也拿上吧。” “为什么?” 法海不解。 “还是拿上吧。” 悬空把手里的包裹递了递。 法海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按着袈裟和锡杖,就匆匆出门去了。 “师父,玄奘师兄他……” 旁边有僧人不禁问道。 “追不回来的。” 悬空则是自顾自摇了摇脑袋,双手合十,唱了一声佛号。 其他僧人也是跟着:“阿弥陀佛。” …… 玄奘现在还是凡体rou胎,即便是五更宵禁之后,借着陛下之前给他赏赐的令牌,出了东门,但是终究走不了太远。 法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