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二章 公孙越,老倒霉蛋了(日更4/5) (第2/2页)
武将的公孙越,在城下巡游一遍。 城墙上,唯一幸存的叛军首领苏伯见外援公孙越被俘虏,吓得魂飞魄散。 “乞降!” 苏伯的声音回荡在高阳城外,试图求得一条活路。 徐达知道徐天令他们到来的目的以后,心地善良的他是无法拒绝苏伯的,于是徐达向暴烈的常遇春使了一个眼色。 常遇春心领神会,这个恶人,高调的他,当定了。 “不许降!” 常遇春的暴喝声,震耳发聩,如同惊雷炸响! 城内守军一阵sao动,甚至有叛军吓得双腿发软。 竟然不许投降! “已经围城,岂可受降?” 徐达太明白徐天的意图了。 有些时候,可以受降。 比如张燕和黑山军,可以为徐天势力提供一大批三四流武将,以及提供千万人口、百万兵源。 因此,可以招降。 然而,眼前河间国的叛军,不允许投降。 河间国已经被徐天并入版图,田银、苏伯这些豪强的行为,相当于叛乱,是杀鸡儆猴的对象,岂可招降? “擂鼓,进攻!” 常遇春驱赶俘虏的幽州降卒、山贼叛军,以少攻多,亲自带兵攻打高阳城! 高阳城的叛军无比绝望。 “和狗官兵拼了!” 叛军之中的山贼,恶向胆边生,挥舞刀剑,齐声大吼。 这也是不许对方投降的一个负面效果,那就是会激励敌军士气。 在必死的局面下,任凭是谁,也要拼个你死我活。 临死前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勇气可嘉,可惜,进攻他们的是徐达、常遇春。 “血战八方!” “横行天下!” “尸山血海!” 常遇春披甲持枪上阵,在城墙掀起腥风血雨,血气滔天,带着一群下马骑兵,硬生生打下高阳城! …… 乐成县,张郃、鞠义加固城防,将此城经营得固若金汤,等待田楷、刘备、百鬼夜行公会来攻。 他们的使命是誓死守住这座城池,阻止幽州骑兵,长驱直入。 乐成县的传送阵,被徐天任命防守北方的军师卢植出来,亲自前来镇守此城。 卢植也不得不认真了,毕竟他欠了徐天不少人情。 听说卢植亲临,张郃、鞠义在老一辈面前,也要毕恭毕敬,亲自前来迎接。 “对方是伯圭和玄德啊……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也成为独自领兵的大将了,真是岁月不饶人。” 卢植已经知道,攻打河间国的主力,并非是袭击高阳县的公孙越,而是兵临乐成县的刘备。 刘备作为三国君主之一,自身的能力,不弱,反而很强。 卢植面对的是成长起来的公孙瓒、刘备。 张郃说道:“即使岁月匆匆,他们终究是先生的门生。” 卢植摇头:“他们最好可以超越我,我们东汉才有希望……” “急报!徐达、常遇春两位将军,已收复高阳县,斩叛军二十万、幽州军五万,俘虏无数!” 高阳县隶属于河间国,因此,高阳县发生的战报,不仅上报邺城,而且,还会报告给河间国的治所乐成县,以供河间国守军主力判断形势。 张郃、鞠义听说徐达、常遇春一出兵,没有多久,高阳县告平,这样速度,堪称神速! 神速出兵,神速平叛。 “此二人,能力或许还在我之上。” 卢植神情凝重,根据徐达、常遇春的表现,认为这二人的组合,搞不好还在汉末三杰之上。 汉末三杰的主要贡献是平定黄巾之乱,而大明帝国双璧的贡献,却是打下大明帝国的江山,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张郃点头。 不管怎么说,这两个人的组合太剽悍了,什么叫做马到功成? 这就是马到功成。 “不好,老子成第二先登大将了……” 鞠义头皮发麻。 他本来不怎么看得起后来加入的徐达、常遇春,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常遇春说不定会取代他,成为冀州军的第一先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