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四章 燕赵多侠士,慷慨引悲歌(两章合一) (第1/2页)
琅琊国,乐毅连破开阳、临沂两座城池,手执长戈的燕国甲士据守两座城池,将臧霸、刘备的军势逼入山地。 “力量好像没有什么提升,军团的气势却有明显的变化。” 乐毅长剑入鞘。 连续攻破一座大型城池和一座中型城池,乐毅顺利破界。 只不过乐毅不是武力类型的猛将,而是统帅、智力、内政全面的武将,与诸葛亮、管仲、慕容恪、曹cao等人相似。 乐毅的燕甲军团,因为乐毅破界,气势焕然一新,战力提升不少。 如果说之前乐毅军团以一敌五,那么现在可以以一敌六、以一敌七。 但乐毅发现燕甲军团竟然没有士卒进阶。 “真是奇怪……” 乐毅军团有一小撮百战悍卒,等级已经100级,按理来说,在乐毅破界以后,应该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燕甲士卒进阶。 然而,乐毅的燕国甲士,却没有一个人进阶。 官渡营地,徐天已经满怀激动地打开乐毅的武将面板。 乐毅可是与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一个级别的武将。 :乐毅 :昌国君 :100 :220 :103 :78 :9***********】:97 :93 :20 : 1、出相入将 2、五国伐齐 3、攻城名将 4、以弱胜强 5、变法 6、治军 7、攻心 8、慎重 :易水寒·燕国悲歌、军心振奋、逆境反击、重整军势、镇静…… :易水心诀 :昌国剑 :燕国甲士 :易水天寒阵 …… “嘶,专属武将技、十阶兵种‘燕国侠士’?” 徐天看到乐毅在破界以后,脱胎换骨,也不禁大受震撼。 破界机制的存在,完全可以改变一个武将的地位。 杨妙真破界之后,可以碾压许定、纪灵,暂时无敌。 乐毅破界,也获得了大幅度加强。 乐毅的专属武将技“易水寒·燕国悲歌”与杨妙真的专属武将技“梨花枪·红莲地狱”不同,乐毅的专属武将技是军团技能,作用于整个军团,用于兵战。 杨妙真的专属武将技是个人武将技,用于杀将破阵。 两个隐藏武将的定位不同。 乐毅的十阶兵种“燕国侠士”,倒是出乎徐天的意料之外。 这是徐天势力第三个十阶兵种。 大唐玄甲军,等级上限105级,燕国侠士更加夸张,等级上限110级。 因此,即使燕甲到了100级,还要再积攒10级的经验。 毕竟,燕国侠士是用于刺杀敌将,同时保护主将乐毅的游侠死士,个人武力在十阶兵种之中都排在前面。 同样是十阶兵种,常遇春的穷奇军只需要100级,但穷奇军需要特殊坐骑穷奇,也算是十阶兵种的限制。 十阶兵种毕竟是究极兵种,难以量产。 其他文明,诸如冰霜巨龙、大天使、斯巴达神力士等十阶兵种,同样难以招募。 徐天查看燕国侠士的兵种面板。 :燕国侠士 :十阶兵种 :乐毅 :110 :80~85 : 1、风萧萧兮易水寒 2、慷慨引悲歌 3、死士 4、隐匿 5、剑术 6、疾行 :百步飞剑、十步一杀、神行百步、夜行术 :无 :无 …… 燕国侠士因为是游侠兵种,因此没有战阵,用于刺杀敌将或者担任护卫,个人武力已经突破80。 这样一来,徐天就没有必要专门为乐毅设置护卫,燕甲军团会诞生燕国侠士,负责护卫乐毅,以及执行乐毅下达的刺杀命令。 “不知道东汉区的隐藏英雄,是否有刺客荆轲。” 徐天看到燕国侠士,不禁想到了燕国侠士之中最有名的刺客荆轲。 荆轲为报燕太子丹恩情,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在古华夏,是一段传奇。 面对最强大的秦国,与秦舞阳入咸阳,图穷而匕首见。 如果东汉区七十二个隐藏英雄之中,有刺客英雄的话,那么荆轲可能是代表人物。 没有玩家知道荆轲的武力值,徐天也未必可以挡住荆轲刺杀。 另外,刺客不能单独看武力值高低,因此刺客常常出其不意进行刺杀,往往可以跨阶而战。 比如武力100的武将,也有可能被武力90的刺客刺杀。 “让乐毅继续攻打徐州,尽快培养出一批燕国侠士,这种兵种在关键时刻,或许会有奇用。” 十阶兵种各有用途,穷奇军是飞行兵种,大唐百骑是重甲骑兵,燕国侠士是游侠,大天使是神灵…… 乐毅破界后,袁谭、刘备、陶谦的处境可能会更加艰难,他们面对的是巅峰乐毅,以103统帅值,乐毅完全可以横扫一方。 乐毅智力值也很高,唯一的弱点那就是武力欠缺了。 对付超一流猛将时,乐毅需要小心被超一流猛将猪突猛进阵斩。 “不知道杨妙真是否已经击杀出现在黑山一带的凶兽。黑山靠近邺城,如果凶兽袭击邺城,那么影响不小。” 徐天派出梨花枪宗师杨妙真,前去黑山讨伐出现在黑山的凶兽。 每当天下大乱,凶兽作乱,隐士出世。 的开头,东汉乱世将起,就有大青蛇从皇宫梁上飞将下来,蟠于帝椅上。又有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洛阳地震,海水泛溢,雌鸡化雄,五原山岸,尽皆崩裂……诸多不详征兆。 东汉两大阵营在官渡大战,死伤无数,在各地引发不详征兆。 黑山,辛毗提前带兵两万前来围剿出现的凶兽。 凶兽袭击附近的城池,毁坏屋舍上万,数千士卒被杀。 留守在黑山一带的武将马延鲜血淋漓,来见辛毗:“此凶兽其状如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