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一七章 惊弓之鸟 (第2/2页)
正暗自思量如何开口,耳中又传来一阵鼓响。 动静不是很大,一听便知离的颇远。再一细辩,竟是攻城的鼓令? 元澄猛的瞪大了眼睛,往城下望去。果不其然,远处大军就如浪潮,向城下压来。 奚康生疯了不成? 高肇也是目露疑色,看了看徐徐推进的大军,又瞅了瞅已近西山的夕阳。 奚康生早不攻晚不攻,为何近日落西山、近然入夜之际攻城? 难不成你麾下兵卒皆有夜视之能? 暗中思忖,高肇深声喝道:“莫要惶急,等其蚁附之时再予反击,也好省些箭矢……” 左右之军将轰然应诺,满脸轻松。 而等了约有两刻,见敌军前阵并无冲车、撞楼,高肇哈哈一笑:“我当奚康生真要孤注一掷,原来只是试敌而来?” …… 高肇并未料错。 对于这只乌龟壳,就是将当世之所有名将聚之一堂,也只能望城兴叹。奚康生自是无法破城,但不妨碍他试上一试。 蚁附攻城是莫要想了,墙上全是冰,连梯子都搭不住。也就只能拿炮车轰一轰。 此时往城下推进的便是炮阵:一炮十卒,其后还跟有大车一驾,但车中所载并非石弹,而是瓷罐。 而如这般的炮什,也只百余什。其后便是稍大些的炮车,可将数十斤的石弹抛至百丈远的那种。 而当时的金明郡城,便是用这种大型炮车轰塌。 大阵暂驻,又听一阵喝令,先是数十架大车抛投。准头倒是挺足,大都抛至墙根或是半墙之中。一时间声如闷雷,声势极大。 但除了声势大,好像再无寸功。 数十斤重的石弹,威力不可谓不大。但落到城墙之上,至多也就是一个白印。 城上守军之前还在防备,怕石弹抛上城头,或是躲于城垛之后,或是数人叠盾,藏于盾下。 但看了一阵,最高的石弹也就落于半墙之中,离城头还足足差着三丈。是以至最后除了高肇亲卫,其余将领连盾都懒的立了。 奚康生倒是可以将炮阵再推近些,但莫忘了高肇赖以为依仗的火箭。 但敢至百步之内,只需遣射声吏居高临下抛射,不需多久,就能将奚康生的炮车尽数烧成一把飞灰。 观望一阵,奚康生便令炮营改用小炮。 石炮猝然一停,高肇顿觉耳中顿时清静不少。以为奚康生定会就此撤兵,又见阵前有如点灯,须臾间就亮起了许多火把。 此时虽近黄昏,但日头悬而未落,远不到起灯之时。且高肇以为,奚康生便是丧心病狂,也绝不至于敢夜攻。 能不能看的见只是其次,一夜就能冻伤无数才是关键。 暗暗猜疑,见起灯之处皆为炮车所在,且依旧有兵卒在往炮车中填装物事,高肇心中猛的生出一丝警惕。 念头方生,又听一声鼓响,近百点火光恍如流星,朝城头飞来。 这是何物,莫不是李承志的飞雷? 不然何需以火引之? 高肇的魂都被惊掉了一半,正欲喝令,耳中又响起瓷罐破碎的声响。 耳后又是“轰轰”一阵,凡瓷罐破碎之处,尽皆陷入火海。 若是砸中城墙也就罢了,恰好就有那么几只抛进了城道。也不管兵卒有无持盾,但听碎裂之声,便是一阵哭爹喊娘。 亲卫将军飞身扑来,将盾遮于高肇头顶,急声厉吼:“快,护太尉下城……” 高肇却气的脸色铁青,甩手就是一巴掌:“狗贼,再敢胡言妄语,乱我军心,定斩不饶……” 高肇没见过猪跑,但吃过猪rou。元继、昌义之是如何败的,罗鉴是如何溃的,他早有耳闻。 李承志之火器杀伤只是其次,但声势极大,有如神罚,最易惑乱敌之军心。 若自己此时一退,城上守军焉有士气可言? 而这只是其次,毕竟有坚城可依,只要将城上守卒尽皆撤走,奚康生依旧无可奈何。 但日后再遇火器,军将也罢,兵卒也罢,定然会想起今日高太尉弃城而逃,定然畏惧更甚…… 高肇厉声吼道:“给我撤了盾……老夫倒要看看,这天雷能否将高某炸个尸骨无存?” 说着竟挺身而出,往前一站,脸上无半丝惧色。 这jianian贼倒是好急智? 若是知道高肇立于此处也就罢了,但统万城东西足长十里,城头兵甲闪耀,人头攒动,奚康生得有何等逆天的动气,才能于万人之中砸到高肇? 元澄心中暗骂,又听元怿问道:“此非天雷,倒像是火油?” “高首文焉能不知?”元澄嗤的一声,“无非是指虎为猪,欺哄兵卒罢了。待下次真遇见那天雷,至少会多些胆气……” 原来如此? 元怿恍然大悟,又低声道:“奚康生何来此物?” 元澄哈哈一笑:“莫要忘了先帝在时,曾令李承志酿制火酒,运至京中窖藏,足有十数万斤……孤此次北上,已尽数运来,不然焉敢与逆贼鱼死网破……” 他故意大声道出,高肇自然听了个清清楚楚。虽知元澄在恫吓予他,但依旧心惊不已。 李承志未循西海之时,他已升到太尉,焉能不知京中藏有多少火酒? 上万斤顶天了。 高肇之所以惊疑,是因他并未闻到酒味,反觉鼻中传来之烟气极为熟悉? 他就是以此为依仗,更依此起兵,岂能不知? 这分明就是火油…… 但高猛费时近有两载,将数座大湖尽数熬干,更枉死数万人命,才熬了多少。而奚康生攻破金明才只半年,何来的此物? 也绝不可能是奚康生从油湖中所采。 那数座油湖早已被高猛挖至数丈之深,其中毒气萦绕,人但一下湖,不消两刻便一命呜呼,不然他岂能轻易弃守金明? 似如惊弓之鸟,高肇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李承志。 李承志天授之人,既知“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难保不知它处也如金明一般,也盛产此物? 这小贼惯会扇风点火,生怕自己与朝廷不能两败俱伤,将此物所在之地献于朝廷,也并非不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