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旗袍 (第2/2页)
恩姐,你醒了。我还想着叫你呢。”宋雨琦惊讶的说道,看着李知恩脸上的妆容,显然是早就醒了。 “睡醒了。”李知恩笑了笑说道。 “嗯嗯,睡醒了。”宋雨琦嘿嘿的笑了笑,“我哥洗脸呢,我们准备出发吧。” “好。” 应了一声,等着出门。 司机一直都在酒店,收到林烨的电话,开车在酒店门口等待着。 三人收拾了一下,坐车前往旗袍订做行周记。 周记旗袍。 古代装饰风格的店铺很有古代韵味,琳琅满目的古代饰品挂在店铺内各处,犹如身处古风装修的民国旗袍店。 “林先生,欢迎光临。”来迎接三人的是店长,一位衣着锦绣旗袍,身段丰腴的美貌女人。 三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一个女人最成熟的时期,风韵留存,环绕心间。 宋雨琦羡慕看了一眼舒女士的上身,真是女人看了都会流泪的尺寸。 “舒店长好。”林烨微笑着点头,这女人他不陌生,大名鼎鼎的交际花。 此交际花非彼交际花。 这女人人脉极广,待人接物颇有几分手段,在圈子内很有名气。 觑视她美貌的大有人在,但却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得手过。 想想也是,周记自民国时期传承下来,这么多年了,没点儿背景怎么可能站得住脚。 “这位就是要订做旗袍的李小姐吧。”舒女士水汪汪的大眼睛落在了李知恩的身上。 李知恩微微仰头。 九头蛇身段,前凸后翘,身材丰腴…… “舒店长好。”心里百般无奈,面上却还是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打着招呼。 “李小姐的皮肤很好呢。”简单称赞了一句后,看向挽着李知恩的宋雨琦。 “这位是……?” “我叫宋雨琦,这是我哥。”宋雨琦自我介绍道。 “宋小姐好。”舒女士温柔的问候道,“几位里面请。” 在舒女士的带领下,几人来到了店铺的内里。 一件件制作好的旗袍穿在模特模型身上,而在模型的身后挂着制作这件旗袍的布料。 “李小姐想要做一件什么场合穿用的旗袍呢?” “晚会。” “礼服?” “嗯。” 舒女士微笑着点头,来到一款大红色开叉旗袍前。 “这是醋酸面料,整体光泽度上佳,成型性好,能够美化人体曲线,而且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显优雅、大方,很适合作为礼服功能的旗袍面料。” “醋酸?化学制品?”李知恩提出疑问。 舒女士轻轻一笑。 “这款面料的名字的确有些令人误解。其实醋酸面料是一种植物纤维的面料,并非化学合成的工业制品。”舒女士解释道。 “真丝的旗袍更优秀吧?”林烨给了宋雨琦一个眼神,宋雨琦眨了眨眼睛,而后会意,出声问道。 “大众的认知中,真丝旗袍是最优秀的旗袍,这一点无可厚非。” “真丝又成桑蚕丝,是一种天然纤维。”舒女士说着,抬手指了指一旁的一款白色面料,“真丝的优点很多,手感柔顺有质感,能将穿者身材体现到最优,而且吸湿透气性也是最好的,除此之外,真丝面料的优点也有很多。” “但是,真丝面料的缺点也有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易保存。如果没有专人打理,很容易就会发黄、发皱。” “李小姐是为了参加晚会订制的旗袍,真丝旗袍在存放时会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这样啊。”宋雨琦恍然的点了点头。 “真丝和醋酸这两款哪个价格更高?”李知恩问道。 “当然是真丝了。”舒女士笑了起来,“真丝面料的价格要在醋酸面料价格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诚然,如果为了赚钱,每位顾客我都会为他们推荐真丝面面料和织锦缎面料。但我们周记的宗旨是,让每一位顾客都能穿到最适合自己的旗袍。所以,我推荐了您醋酸面料。” “很好的理念。”李知恩微笑着点头,指了指面料,“可以试一试吗?” “当然。” 李知恩上前,伸手摸了摸面料,入手顺滑、柔软,很舒服。 回头看向林烨。 “那就醋酸面料了?” “好。”林烨也是笑着点头。 “不知道李小姐喜欢什么样的颜色?醋酸面料的礼服我建议李小姐做纯色调,这样更能体现身段的优秀。” “那就白色吧。” “好的。” 舒女士挥了挥手,一名同样穿着旗袍的营业员上前。 “李小姐请跟我来,我带您去量体。” 李知恩看了眼这名营业员,忽然发现,周记的员工,身材和容貌都很优秀呢。 “你要不要做一件?”林烨对宋雨琦说道。 “啊?我吗?”宋雨琦呆了一下。 “宋小姐的身材很好,而且气质欢愉,很适合这款锦纶织锦缎面料。”舒女士指了指一款面料说道。 “不用,我就不要了。”宋雨琦连连摆手。 “不想要那就算了。”林烨笑了笑说道。 “好的。”舒女士也不在意。 “你们这男士的话,能做中山装吗?”林烨问道。 “当然。”舒女士应道,“不过林先生你太年轻了,穿着中山装过于成熟,我不建议中山装。” 林烨点了点头,他也就随口一问。 “有些冒昧,我想问一个问题。” “你说。” “李小姐,是歌手吗?”舒女士问道。 “你认识她?”林烨诧异的问道。 “不,我是第一次见到李小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李小姐身上的一种气质,我曾经在一位来我这里订制旗袍的歌手身上感受到过。” “是哪位?” “谭晶谭女士。” “过誉了过誉了。”林烨失笑着说道。 李知恩哪能和谭晶大魔王相提并论。虽然是自家女朋友,但林烨心里还是有数的。 “只是气质有几分相似,并无比较之意。”舒女士微笑着解释道。 林烨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什么。 ①:姚记炒肝的姚老爷子17年过世了,后代子孙不愿意干这门生意,于是把姚记的牌子卖了,现在北京的姚记炒肝并不是姚家人的炒肝,味道是不一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