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血染玉凤,终成涅盘三十三 (第2/2页)
更加惊叹李治料事如神: 果然,禄东赞这一封意在敲山震虎的示忠之疏,竟能将这朝中无论大小,皆多少有些私心之辈,都震得一个个惊惶失措,甚至还要自露马脚出来呢! 只是…… 他有些意外地看着高坐首位的长孙无忌: 想不到这长孙无忌竟然能够看得出自己手下这些关陇之臣,心怀各利,并非完全忠于君上之事…… 而最叫他意外的,是他竟然会借此机会,顺着李治的意思行事,对这些人敲打一番…… 莫非…… 他有些不安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又收回目光,心中警惕道: 莫非长孙无忌看出什么来了? …… 是夜。 太极宫。 太极殿。 小书房内。 李治安坐案后,一手只捏着一对碧玉麒麟印把玩着,一手搭在圈椅之背上,身子后仰,听着易服而为宫中服色,密入宫中的许敬宗之报。 听到他担忧此番长孙无忌这等顺着自己的意思,会不会有所怀疑时,李治不由轻轻一笑,道: “这倒是许卿过虑了。 此番舅舅如此行事,本便是在意料之中—— 说到底,舅舅他虽是关陇一系之首,又是于朝中对朕掣肘最多之人…… 可实则,到底他是朕的舅舅,又是眼下大唐上下,最真心疼爱朕的长辈。是以此番,他只怕也只是看出那些关陇一系的重臣们,日渐心离朝政,而更近私利,有借弄权而揽私利之嫌,是以才欲借此事,好好儿敲打一番罢了。 只不过他这等手段,到底也只能是震下些灰尘,而非将整个关陇一系日益趋于私利之势扭转而来的妙招罢了。” 李治言及此,笑容突敛,正色道: “说到底,眼下看起来,虽然是那韩、荆二位王叔,是朝中最为不安的份子…… 实则,这关陇一系与氏族一派利益熏心,为利而争的朝堂暗战,才是我大唐真正的毒瘤,也是朕必然要根除的病根。” 许敬宗点头,心悦诚服道: “主上果然英明。论起来,此番若是长孙无忌敲打,想必那些关陇诸臣,甚至是氏族一系,也多少会有些收敛,借此良机,主上便可再行奇军,多多制造机会与因缘,为日后一展大权而备下基底了!” 李治淡淡一笑,却不言语,心里浮现的,却只是媚娘…… 凤袍金冠,仪华万方,贵雅威严的媚娘。 淡淡一笑,他低头不语。 好一会儿,他才拿一双暗黑的双眸,盯着面前案面,思虑一番道: “对了,你可曾听舅舅说过,三哥他们…… 有何动静?” 许敬宗正等着李治这般发问,于是紧忙上前一步,轻轻道: “有禀主上,臣正要向主上禀明此事: 今日宴中,长孙太尉也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竟然知晓那平阳昭公主之子柴令武,与那高阳公主驸马房遗爱共入吴王府中密会。 而且还将三人密会之中的言谈,得了详情。 似乎…… 那吴王殿下也明白此番吐蕃之疏,意在震虎,是以竟是颇为担忧。 不过这倒也罢了,吴王心思一向深沉,虽有担忧之言,却无担忧之色。 就连柴令武也是如此,虽然有些愤愤,却也无甚不安之色…… 倒是那房遗爱……” 李治扬了扬眉,抬头看着他: “他……很不安?” 许敬宗点头,慎重道: “听那长孙太尉安置在吴王府中的密探所言,似乎当时吴王也是于言语之中,有意摔打这房驸马,似对高阳公主所行之事,有所察觉而有心警示的样子。 而那房遗爱也是颇为紧张…… 主上,看来这一系列事后,真正的主谋并非是吴王殿下,而是那高阳公主不会错了。” 李治沉默,良久才轻轻道: “也许罢…… 总之,今日有劳许卿了。这些日子,还得辛苦许卿多加留心朝中动向才是。” 许敬宗应允之后,李治又唤了德安前来,带着许敬宗去司宝库中,取了先年间,太宗皇帝所赐与自己的稀世白玉带扣一对儿为赏。 许敬宗闻得赏赐,先是一惊,尔后才又惊又喜又有些恐惧地谢恩告退: 原因无他,自己不过是前些日子,才在自家府中无意说了一嘴,道曾经见过这对儿白玉带扣,也是万分喜欢的话儿…… 而今日李治便赏下此物……这叫多疑的许敬宗,不得不有些害怕,同时更加打消了某些念头。 …… 片刻之后,看着德安回来,李治才悠悠开口道: “走了?” “走了,吓得都没魂儿了。哼!这等小人,虽然才华过人,可到底也是没心胸的——他还真以为主上会重视他到在他府中安插耳目呢!也不想想主上什么人物…… 当年赐此物之时,主上虽然还是年少,可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了。” 德安冷冷一笑。 李治却不笑,只叹道: “若非近些日子,他有些事实在是叫朕不想看……朕也不愿费这些心思与他做这等勾斗。 罢了。” 德安想了一想,倒也点头道: “正是如此。眼下最紧要的,却是那吴王殿下的意图才是。 哼!说起来这许敬宗也当真是个有眼无珠,看似聪明,实在是无能之辈了……吴王借吐蕃之势而刻意示忠这等小计,他都看不出来,居然还枉图借主上整治关陇氏族二派之机,崛而起势,一手掌握朝中大权呢!” 李治毫无笑意地笑了一笑,慢条斯理道: “他的确是只有小聪明,也的确是够jianian滑…… 可就算是这等人,只要用得对地方,只要小心谨慎地用,也是能为朕的长策,多加助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