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计成鸳鸯,再得瑞兆二十四 (第2/2页)
王德这边儿在心底感叹着,嘴上却不停地劝慰着。 李治眼见萧淑妃如此,也心知其意,为安其心,更为媚娘这番劫难,大怒道: “传皇后! 来人! 立时传皇后入千秋殿相询!!!” …… 一刻钟后。 初归立政殿的媚娘,正在寝殿之中的侧殿洒金流珠屏风后,由着文娘与一名唤云儿的新入小婢替自己更着衣,便闻得屏风外瑞安来报: “jiejiejiejie! 千秋殿里,主上发怒了,眼下刚召了皇后去呢!” 媚娘闻言,却是沉默不语,半晌才叹: “我一向相信,事在人为…… 可此番之事,却是在在出乎我意料之外…… 原来,天意果然如此威灵呢!” 瑞安闻言,不由诧道: “jiejie何出此言?” 但一时间,却只闻衣衫之声,不见其答。 好半晌,才见一身鹅黄羽罗广袖,浅绯丝羽襦裙的媚娘,边理着织金的云帛,边慢慢走出来,后边儿还跟着文娘与那叫云儿的小婢。 媚娘看了一眼云儿,她便会意,立时退了下去。 眼瞅着殿里再无外人,媚娘才轻轻道: “你们也素知皇后的性子了…… 她一向以身为中宫为傲,更以自己出身高贵,卓然于诸妃嫔之上为表。 可如今治郎一句话儿,她这堂堂中宫,大唐国母,便要纡尊降贵去位列四夫人之三的死对头处,去替自己身边办错事的人解释…… 你觉得,她会肯么?” 瑞安一怔,却脱口道: “可那些人,的确是她安排在内司库的呀? 连王公公也问过,他们也的确是意有所图…… 只是因着事不明朗,且还不知他们有什么打算…… 可这一切,的确是与她有关啊?” “与她有关是不假,那些人的目的不是白玉龙环,这我也知道。 可是瑞安,你忘记了一件事: 她是中宫,是国母。 一国之母,岂能轻易相质? 眼下治郎这般尚无凭据,只凭一个匠人之言便随意召其入低位妃嫔之殿中相质的行为…… 实在是对她最大的否定与怀疑…… 这叫她怎么受得了? 她又怎么肯受这样的侮辱? 只怕…… 依她这般执于权位的性子,还要做出些惊人之举呢!” 瑞安一怔,点头道: “倒也是…… 瑞安一时没想到……” 媚娘沉默,良久才轻轻道: “不是你没想到……而是你心里,根本没把她当成是皇后…… 因为你与德安,都是跟着治郎久了的…… 所以…… 所以你们真的,根本没把她当成皇后看待啊……” 媚娘的目光之中,浮了些了然,与感动。 瑞安闻言,一时倒也不好意思起来,笑着搔了搔头后,便又正色道: “不过jiejie,方才你说这天意威灵…… 此事与天意威灵,又有什么关系?” 媚娘沉默不语,只是独自走到殿内小几边,由着文娘奉茶水伺候过了,才捧着茶碗,一边轻轻掀开茶盖吹走热气,一边儿淡淡道: “本来,此番我是想着,能够借此良机引得萧淑妃与皇后正面抗衡,以削双方之势…… 最多再加上那李德妃的势落,便最好的结果…… 只怕便是治郎,也是如此做想。 可谁曾想到,萧淑妃这一番话儿,一声哭,还有雍王殿下与两位公主的这一闹…… 却是把事情推到了治郎也料想不到的有利局面: 有三个孩子傍身,其中还有一位大有可为,甚至算得上是储位之选的皇子在其中…… 萧淑妃眼下的筹子(筹码在唐时称为筹子),却是强过皇后许多的。 就算治郎不为萧淑妃着想,也要为涉及大唐天嗣(就是天子血脉传承的意思)的雍王殿下与二位小公主想一想。 所以,事态就演变成了治郎不得不,或者说是必须要去向皇后相质的结果…… 无论那匠人所说的,到底有没有真实凭据,或者是有没有可信之处。 为了安几个皇儿的心,也更为安那些虽然不喜欢萧淑妃,却依然支持雍王殿下立储的重臣们的心…… 他必然,也必须要立刻召皇后入千秋殿相询。 而对皇后而言,她的立场就更加微妙。 依理依例,这样的质询,虽然是天子相召她当无任何怨言地立时奉召而行…… 可这种怀疑说到底也是对她一国之母的身分大有侮辱之嫌的事, 所以以她的立场来看,却是断然不能成行的。 而且一旦成行,其实便是造就了一种事实: 一种她确是弱势于萧淑妃的事实。 所以…… 她在考量权衡之后,多半是不会答应的。 而这一不答应,便是无论形实,都是抗旨不遵。 且会引起更多不利于她的怀疑与猜测……甚至是流言。 所以我才说,天意果然威灵…… 这一番运用设计下来,竟然叫皇后落入了一种两难两败的死局之中。 去,她从今以后在萧淑妃面前,别再想抬起头来,而且也未必能够得明哲保身之效。 不去…… 那围绕她的怀疑与质询,甚至是流言都会更多…… 只要萧淑妃…… 不,无论宫中任何一个对她有敌意,想要扳倒她的人,只要这些人存好了心,算好了计…… 那她只有被流言缠身,是非不止的份了…… 甚至……这样的行为,多半还会召来前朝大臣们的揣测与怀疑…… 这对她来说,实在是一种致命的境遇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