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遥控器插在花盆里? (第1/2页)
陆羽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水: “就这几天,差点把它忘了。” 说完想起回来还有事:“对了,你让小灵通知我过来,什么事?” 薛皓远心说您总算想起正事了,不容易: “我们把电器和电路都改造完了,等你回来开始测试。” 陆羽这才注意到四周的环境,四下看看,果然,客厅比昨晚整洁了很多。 工具和设备什么的,大多被收起来了,只是原来被弄乱的家居装饰什么的,还没整理: “哦?改造完了?” 不过想想也对,这么大个工程师团队,如果不快,那才见鬼: “那,要不现在试试?” 薛皓远指了指门外:“在等改进后的仿生机器人送过来。” 好巧不巧,薛皓远刚说完,门外传来工作人员的声音,说机器人送过来了。 改进后的机器人,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陆羽让小灵控制机器人,从车上走下来,走进客厅,整个过程一点问题也没有。 除了第一次扫描识别环境花了一点时间,显得动作有点缓慢之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陆羽看看小灵模样的仿生机器人,又看看薛皓远: “所以,你想怎么测试?” …… 薛皓远看看周围还是有点乱的客厅: “要不,整理整理客厅?” 陆羽眼皮一跳,对于薛皓远一上来就专挑复杂的事做,他深表怀疑。 陆羽不怀疑仿生机器人能完成整理任务的各项动作,但那是分开来做。 面对一团乱麻似的客厅,想要完全整理好,小灵还没有此前模样的数据,真的能行么? 薛皓远看出陆羽眼神中的怀疑,他也知道由于没有积累小别墅的任何数据,机器人直接整理可能会出差错。 但现在需要就是这种场景,如果数据什么的都有了,那对测试而言,几乎是没什么效果的。 普通家用机器人想要正式商用,首先机器人要面临的情况就是走进千家万户,而每一家的具体布置和环境都不同。 如果没有强大的分析处理能力,怎么应对复杂的各种场景? 用户可不会关心拿到的机器人有没有详细数据,也不会有耐心在家里慢慢训练机器人,直到熟练的做各种家务。 他们只想买回去一个机器人,最好立即就能使用,哪怕他们心里明白训练的意义和其中的道理。 …… 硬着头皮,薛皓远:“陆总?要不,试试?” 陆羽盯着薛皓远,人工智能是他主导开发,机器人的控制程序也是他开发的,如果到现在他还不明白薛皓远打的什么主意,他就不配姓陆,应该姓六。 这个员工胆大包天啊,居然敢把老板的家改造成一个大型的综合测试场。 陆羽只后悔当初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一时大意就答应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 仰天长叹了口气,造孽啊,上了贼船! 知道薛皓远他们想测试什么,陆羽便没有指挥小灵具体做什么,只是跟小灵说: “小灵,整理一下客厅。” 薛皓远他们听陆羽这么说,顿时兴致勃勃,盯着仿生机器人,观察每一个细节。 他们要测试的就是这种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如果跟小灵具体说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或者把靠枕放在沙发上,这样的动作根本不需要测试,小灵肯定能完成。 换句话说,只有当小灵能够独自对客厅或者厨房进行物品分类整理摆放,这样的机器人才具备初步的商用潜力。 这种测试其实他们在其他地方布置布置也可以进行。 但如果再加上家电、家用物品使用、用户日常生活需求处理的话,就必须要找个真正的生活场景。 智慧生活的全场景异常复杂,单靠实验室,怎么也有测试不到的地方,只有实际使用,才能发现更多细节问题。 所以,他们讨论来讨论去,陆羽的小别墅就成了最佳的测试场所。 …… 小灵控制着仿生机器人,先是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