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孝王篇五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国,关中,国都咸阳。 章台宫中的秦国群臣在明晰了未来秦国对韩魏的战略之后,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地图之上的另外一个国家。 这便是楚国。 众所周知,楚国历来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无论是过去数百年之间那个和中原强国晋国争斗不休的南方霸主,亦或是原时空之中与秦国、齐国纠缠了数百年的南天强国。 楚国的身影就从来没有在九州这个精彩纷呈的舞台之上消失过。 甚至在如今这个时空之中,因为秦国当年那一番为了剪除未来对手的暗中谋划,曾经强大的东方大国齐国被魏国所率领的诸侯联军强势击败,并由此一分为二。 虽然作为齐国继任者的陈国、齐国靠着渔盐之利依旧富裕无比,但是要想让他们充当原时空之中齐国那个楚国掣肘者的角色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 没有了原时空齐国这个地处华夏东方的大国的从中掣肘,如今的楚国完全可以避西方秦国的锋芒,游刃有余地经略东方的广大地域。 十余年前,楚国趁着越国内乱的时机派出大将上官祖钊假借帮其平判的名义率军攻入越国,以极快的速度完全吞并越国全境。 这一系列的行动,正是楚国东进战略的体现。 此刻,秦国高层的心中都十分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如果秦国放任楚国执行东进战略而不管不顾的话,东方新立不久的吴国、吴国盟友的陈国乃至与陈国同出一脉的齐国,都极有可能成为楚国国土的一部分。 果真到了那个时候,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之上,必然多出楚国这么一个拦路之虎。 心中思绪流转到这里,在场一些秦国群臣脸上的笑容不禁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凝重。 当这种凝重神情持续了许久之后,身穿一身墨色朝服的秦国典客高嶷慢慢从自己的坐席之上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大良造孙伯灵的身前。 “王上,大良造。” 躬身向着秦王嬴渠梁和大良造孙伯灵深施一礼之后,典客高嶷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下方。 “刚刚大良造为我等简述了我大秦对魏韩的方略,确实令高嶷心神激动。若是我大秦真的完成了大良造的大策,东出之路确实能少几分波澜。” “只是对于大良造南和楚国这一谋划,高嶷却是不敢苟同……” 典客高嶷话语之中显露出几分锋芒的同时,脚下的步伐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加快了几分。 转眼之间,典客高嶷便已经穿过了大良造孙伯灵,来到了那幅地图之前。 指着自己目光落在的那个疆域广阔的楚国,典客高嶷转身对着身后坐席之上的秦国群臣说道:“诸位请看,论及国土广阔、论及国力强盛,如今的楚国远在山东列国之上,而仅仅比我大秦弱上几分。” “十余年前,楚国派兵攻入越国迅速占据全境的行动,则更是让楚国国力又增强了那么几分。” 典客高嶷简述了如今楚国的国势之后,双眼之中带着一股凝重之色扫视了周围坐席之上的秦国重臣。 “高嶷想提醒诸位的是,这些年来在我大秦埋头发展国力的同时,楚国也在靠着对外扩张积蓄着国力。” “若是我秦国任由楚国继续吞并吴国乃至齐陈两国,那么楚国必将成为我大秦的大患。” “到时候秦楚之间必有一战。此战我大秦是胜?还是败?也是犹未可知。” “所以,对于大良造的南和楚国之策,高嶷并不赞同。” 典客高嶷的这一番话语明显契合了在场秦国众人心中所想,说话之间在场众人更是不时点头表示同意。 这不典客高嶷的话语刚刚落下,身为曾经驻守武关、深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的郎中令百里邑当即起身表达了自己的赞同意见。 “启禀王上,臣以为典客所说确是有理。细数当今天下诸侯,以秦楚为最强。” “先王评价秦魏关系之时曾经有过论断一山不容二虎,在臣看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我大秦应该早做打算。” 郎中令百里邑禀奏完自己的意见坐下没过多久,与他同属郿县三族的郿君白兴也起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启禀王上,臣也以为楚国必然会成为我大秦的祸患,我大秦应该及早对其有所防备。甚至当预见其实力可能无法控制之时,我大秦应当派出大军经武关杀入楚国国境。” “王上,臣附议。” “王上,臣也以为应当如此。” “王上,楚国必然会成为我秦国的大患啊?” …… 当郎中令百里邑、郿君白兴接连表示对于楚国应该提早做好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准备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