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孝王篇十一 (第2/2页)
之中的焦急,身为吴城留守主将的吴国太子项毅脸上却没有半分惊慌神情。 谷“兄长预料的果然一点不错。” 此时,这位吴国太子的脑海之中却是清晰浮现了数日之前,大战未开之际吴国上将军凌奕的谋划。 其实按照上将军凌奕原本的计划,是该由他自己担负此次吴城的留守任务的,但是一切却因为一个人的反对而发生了变化。 身为吴国太子的项毅主动请缨,要求担任此次留守吴城的主将,并且之后的一切敌后sao扰行动他也一力承担了下来。 吴国太子项毅的理由也十分充分,那就是上将军凌奕身为整个吴军的统帅,自然应该坐镇主力以便随时调集大军防御北上进攻的楚军主力。 至于他项毅自问军事谋略之上比不过兄长凌奕,但执行一个敌后的sao扰任务还是绰绰有余的。 吴国太子项毅愿意率领麾下士卒,在此次吴城大战之后趁乱潜入吴城以西的具区大泽之中,成为刺入楚军后方的一柄锋利的短刃。 在吴国太子项毅提出由自己来执行潜伏sao扰任务的时候,身为吴军主将的上将军凌奕是表示强烈反对的,不因为别的实在是因为项毅身为吴国太子的身份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如果吴国都没有了,那么项毅这个太子还有什么意义吗?” 可是当太子项毅的这一番话语在吴军主将凌奕耳畔响起之后,他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去反驳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 最终,在太子项毅的强烈要求之下,在吴侯项昊明确表态之下,主将凌奕答应了这个要求。 脑海之中的思绪逐渐从数日之前的场景之中醒转过来,太子项毅面色凝重地对着身后的士卒下达了指令。 “命令全军,在与楚军一轮接触之后迅速撤出各自战斗位置,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说出了这一番话语之后,望着前方逐渐逼近的楚军攻势,太子项毅果断说道:“这都城,我项毅暂时让给他楚国了。” “诺。” 听到太子项毅下达的这道指令,这名吴军士卒迅速离开,将这道命令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传达到了城防各处。 “全军听令,放箭。” 等到亲眼看到城下的楚军进入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后,城墙之上的吴军军官向着身旁的一名名精锐弓手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一只只羽箭在阳光之下闪耀着寒光,而它们瞄准的对象正是眼前一名名楚军士卒的要害之处。 伴随着一阵接着一阵弓弦震荡而带起的破空之声,众多的羽箭从城墙之上飞出,飞入了正在向着城墙快速奔驰而来的楚军方阵之中。 “羽箭,全体防御。” “诺。” 天空之中如同一片黑幕的羽箭遮挡住了部分阳光,望见这一幕的楚军军官迅速做出应对。 顷刻之间,处于楚军前列的剑盾步兵们本能地举起了手中的圆盾,防御着上方袭来的一只只羽箭。 楚军的圆盾防御起到了他应有的效果,城墙之上吴军射出的一只只羽箭大部分都落在了那圆盾之上。 不过那众多的羽箭并没有可能被完全防御住,依旧有着为数不少的羽箭通过圆盾之间的空隙射入了楚军的方阵之中。 当特制的箭簇射入楚军们血rou之躯之上,身体传来的巨大疼痛让这些楚军士卒立刻发出了痛苦的哀号之声。 就这样吴城之下的这一片战场之上,响起了一道接着一道此起彼伏的痛呼之声,战争的残酷也由此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这一场惨烈的城池攻防战并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有着太子项毅之前所下达的命令,所以城中的吴国守军几乎就是和楚军进行了一个回合的交锋,然后便成建制地退入了战前准备好的各处隐蔽之处。 没有了城内这些吴军的顽强抵抗,楚军仅仅付出了很小的伤亡,便占据了这座可以说是吴国最为重要的城邑。 数个时辰之后,当楚国的旗帜挂上吴城的城墙之时,这座吴国的都城便彻底落入了楚军的手中。 站在吴城的城墙之上望着刚刚自己所站立的方向,身为楚军主将的上官祖钊默默倾听着副将的禀报。 “启禀将军,我军已经完全占据了吴城。不过城内除了发现少量吴军士卒尸体之外,并没有多少吴军行动的痕迹。接下来我军该如何应对,还请将军下令。” 听完副将的禀报,主将上官祖钊紧握腰间长剑沉声说道:“城中吴军不可能就这么飞了,他们一定还在城中。命令将士们加紧搜寻城中各处,一道蛛丝马迹也不能放过。另外命令将士们今夜打起精神,谨防今夜吴军可能的突袭。” “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