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二章 发散思维 (第1/2页)
先将用过的杯子搁到一边,再到吧台咖啡机上,重新接了两杯咖啡回来,放了一杯到陈阳面前, “谢谢,” 陈阳端起来抿了一口,笑道,“老刘就没问,为什么会给他五个亿?” 黄珊撇撇嘴,坐下后说道,“怎么会不问,人家就要两亿五千万,你反手就给他多一倍,是个人都要问一句,” 顿了一下,黄珊将咖啡放下,翘起腿说道,“我跟他说了,经过我们聘请的专家测算,他那个大物流体系,虽然在干线物流方面,可以使用外包公司配送,比如我们的飞虹供应链就很不错, 但包括八大物流中心,还有相对应的城市配送网络在内,至少需要五亿美元的资金才能基本建成, 如果再精确一点的话,这个数字,应该在三十五到四十亿软妹币之间。” 黄珊耸耸肩,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正色说道,“在亚马逊独占了重资本电商模式之后,绝大多数的电商平台都拐入另外一个赛道, 但晶东却毅然选择了和亚马逊类似的道路, 老刘执着于连亚马逊都没有的自有物流体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投入, 否则的话,如今的晶东,早已可以成为与阿狸的桃宝一争长短的全国性电商B2C平台,而不只是覆盖几个大城市圈。” 陈阳看了看她,笑道,“听你的意思,似乎不太赞同晶东的大物流计划?” 其实这很正常,别说外人,就是在晶东内部,支持老刘搞大物流计划的,也只有当初跟着他一起卖碟的那帮小伙子, 至于那些外聘的职业经理人,就没有一个支持他的,甚至逼得老刘在开会的时候发火,飙出一句很出名的话, “我请你们来,是执行我的决定,不是来质疑我的决定!” 所以嘛,没有跟陈老板对此深入交流过的珊总不赞同,也很正常。 黄珊耸耸肩,“现在不是几年前只有邮政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陆续成立,远的有四通一达,近的也有我们自己的飞鸿供应链, 连亚马逊都是将物流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晶东一个模仿亚马逊的电商平台,需要组建自己的物流网吗?” 陈阳摇摇头,笑道,“表面上看,晶东的模式确实跟亚马逊有几分相似,重仓囤货,平台直发,但是,两者的差别可不小,” 顿了一下,陈阳问道,“提起晶东,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黄珊眉头微皱,想了片刻,说道,“3C,正品,低价,嗯,应该就这些了吧。” 陈阳笑了笑,轻轻点头,“对,这就是消费者对晶东的第一印象,而在老刘的大物流网络建成之后,还会再增加一个,” 黄珊眼珠一转,“快速?” 这个也是老刘大物流概念的最终目的,用最快的速度,将物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没错,” 陈阳点点头,正色说道,“当这个大物流体系建成,并覆盖到全国主要地区,从此以后,消费者对晶东的第一印象,将不再是3C、正品和低价,而是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 上午下单,下午送达,下午和晚上下单,第二天上午送达, 除了自建物流体系,囤以重仓,并通过精准算法,将消费者习惯推算到极致的晶东,谁还能做得到?!” 黄珊眉头紧皱,眼里若有所思, 陈阳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抬起头说道, “老刘毕竟是人大毕业的高材生,说句不客气的话,到目前为止,还真没几个人能看懂他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黄珊眉头轻挑,不服气地问道,“那他的经营理念是什么?” 我堂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生,并且在高盛和汇丰工作多年,难道还看不透那个小黑个儿? 陈阳竖起一根手指,正色说道,“三个字,本土化!” 黄珊眼神微凝,“本土化?” “没错,” 陈阳点点头,说道,“每个国家的消费者,行为习惯都有所区别,甚至是格格不入,适合西方的商业模式,未必适合国内, 电商是舶来品,从九七年在本土诞生电商以来,当时基本上是照抄国外的模式,尤其是九四年就成立的亚马逊,和九五年成立的易贝,更是成为众多创业者的模仿对象, 比如九九年成立的铛铛网,就是和亚马逊一样,是以图书起家, 但是无论是铛铛,还是后来的阿狸,他们都没有走出真正的本土模式。” 黄珊眉头紧皱,不解地问道,“你老是说本土模式,本土模式究竟是什么?” 陈阳身体前倾,双肘撑在大腿上,看着她说道,“你作为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会看重什么?” 黄珊眯着眼睛想了想,不确定地说道,“应该是正品和性价比吧。” 陈阳微微一笑,“如果是电商呢?” 黄珊当即脱口而出,“收货速度!” “没错,” 陈阳打了个响指,嘿嘿笑道,“正品,低价,而且要快!” 随后意味深长地看着黄珊,“你看,我国市场的特点不就出来了么?!” 不等若有所思的黄珊说话,陈阳继续说道,“在这个基础之上,致力于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用户的识别成本,提高用户的选择效率,降低他们的退单概率,这就是电商本土化的核心所在!” 如果不是陈阳上辈子在一家专做亚马逊的电商公司干了一个月副总,还真弄不明白这其中的差别, 我们国内的消费者要买什么东西,首先会进入一家电商平台,比如晶东,比如天贸,又或者尾品会,然后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据那家公司的运营经理所说,以及陈阳观察的公司运营流程,发现欧美的消费者不是, 他们是直接通过古哥搜索自己想买的商品, 比如说羽绒服,便出来一大堆网页链接, 然后通过推广链接直接进入商铺选货, 所以做外单电商,运营费用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古哥的推广广告上面,用于平台数据运营的反而只占了小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国外才有许许多多的小站,可以从亚马逊这位老大指缝里找饭吃,而且活得很是滋润, 因为消费者的购货入口不是在亚马逊,而是在古哥,亚马逊只是占据了更多的链接而已, 不像国内,小站几乎都被几个大站赶绝了, 至于物流速度, 咳咳,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欧美那边买件东西,一周内能收到货的,就算是很快了, 以至于不少使用自发货模式的国内亚马逊商家,到货的速度都比他们的FBA模式,也就是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