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九章 补位 (第1/2页)
陈阳放下手机,刚抬起头,就看见黄珊满脸古怪地看着自己,不禁低下头看了看, 身上没东西啊, 再转头看向她,“怎么啦你?” “呃,” 黄珊不知道该给个什么表情才好, 悲伤吧,似乎也没见老板悲伤啊, 开心? 都要联系扎纸师傅了,还能开心得起来??? 对此,黄珊很是苦恼, 只能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挤眉弄眼地看着陈老板,“你联系扎纸师傅,是出了什么事吗?” “哦,” 陈阳这才醒悟过来,她怎么会一副这种表情,便赶紧说道, “是这样,我今天去了一趟麦田那边,正好碰见个很厉害的造型师,聊着聊着,就打了个赌, 我要能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在巴黎办个丧葬文化展览,而且火了,她就过来麦田上班,否则我就赞助她办一场时尚秀,就这么回事儿。” “呃,” 黄珊顿时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打赌很正常,办展览也能理解, 可丧葬文化是个什么鬼? 这是正常人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就在她满脸古怪看着陈阳的时候,陈老板嘿嘿一笑,对着她小声说道, “巴黎是世界时尚之都,如果某个元素能在巴黎火,那么,基本上放到全欧美都不会有问题, 我是这么想的, 先用这个展览,挑起民众对东方文明的兴趣,然后趁热打铁,再办一个系列展,把热度给炒高, 到时候,几个未来工业新城也该启用了,后面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才是陈阳的真实目的, 刚才和艾米聊天,听她说起欧美人对国人刻板印象的时候,陈阳就想试着往那边输入我们真正的文化, 一方面是争取一点话语权,另一方面,如果能成功的话,这里面也是个不小的市场, 至于艾米,纯属搂草打兔子罢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把戏,在哪里都屡见不鲜,偏偏还非常管用,黄珊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她也有信心能把这件事办好, 可问题是, 她满脸无奈地看着老板,“为什么偏偏是丧葬?!” 陈阳耸耸肩,一本正经地胡扯,“显得我本事大啊!” 真实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这个有成功案例! 二零一九年,有人在巴黎举办了一场名为“极乐天堂”的艺术展,瞬间引起轰动, 在国人眼中,或许大家是觉得纸扎与死亡相关联,总是会有忌讳,觉得不太吉利, 但在那些外国人看来,对于这些用纸扎成的艺术品,纷纷表示惊叹不已,连连夸赞, 尤其是在得知,这些纸扎是给已经过世的人所用之时,他们也并没有觉得不吉利,反而接连感叹中国人的浪漫, 甚至有的人还纷纷在网上购买这类产品,烧给自己过世的亲人,在欧洲掀起一股烧纸热, 为此国内还有供应商开发了欧元和美元版的冥钞,在亚马逊网站上进行销售! 只可惜,当时连组织者自己都没想到,展览会如此成功,自然也就没有准备后续的其他系列展, 否则的话,趁着欧洲人正在兴头上,顺势推出其他展览,说不定真能在他们民间掀起一股中国传统文化风潮, 到时候再顺水推舟,打造一条相关产业链,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现在换成陈阳来做,当然要将缺失的后半场给补上, 在即将落成的未来工业新城中,彩虹基金收购的那些传统行业资产,也将陆续被激活, 这些涉及家具、纺织、服装、玩具、食品、化工等传统行业的工厂,就可以扮演将文化风潮变现的角色,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所以,之前艾米选中这个题材的时候,陈阳就一直在偷笑, 如果换成别的元素,他还有点头疼,要从哪里着手,引起欧洲人的兴趣,但这个嘛, 有手就行! 黄珊从公文包里拿出iPad,摇着头将这件事记下,同时说道,“这事我会交给下面的人去办, 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如果你打赌输了,怎么办?后续计划还做不做?第二,要是你赢了,你想过没有,后续用哪些元素做展览更好一点。” 陈阳咧嘴笑道,“要是输了,那就取消后续计划,直接给艾米办场时尚秀,如果反响还行,当然是继续cao作,不过,用什么元素就不是我考虑的问题!” 言下之意,后面的事就需要黄珊去安排了。 黄珊转动眼珠,看了他一眼,随即挑挑眉头,抿嘴笑了笑, “行吧,正好我也打算,在创未来平台里面,新增一个创意中心,这个工作刚好可以交给他们。” “创意中心?” 陈阳眉头微皱,想了想说道,“做什么的?” 创未来公司作为一家孵化器企业,主要以提供资源服务为主,创意应该是创业者的事, 现在黄珊要成立创意中心,难道是打算主动出击,发现新的项目切入点,然后进行项目孵化? 表面上看,这样做可以有更多的项目去投资孵化,但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对于一家孵化器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也是弊大于利, 你公司都去做自己的项目了,还会重视外来项目吗? 不管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不公平,都挡不住外面的创业者会这么想, 所以如非必要,还是不要涉及这方面的业务比较好, 万一真有比较好的创意,也完全可以私下里cao作,没必要拿到台面上来! 还好,在陈老板质疑的目光中,黄珊将iPad收好,轻声说道, “其实和其他资源中心差不多,只不过,其他中心提供的是有形服务,而这个创意中心,则是通过市场信息采集和分析,帮助服务对象拓展思路,为他们提供智力服务,” 听到这里,陈阳就明白她的意思了, 怎么说呢,就有点类似于十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点子公司,专门给人出招的, 这个倒是可以,不会影响到创未来的主业,反而有很好的补充作用。 黄珊还在说着,“这个建议,是创未来CEO蔡娅萍提出来的, 她在跟客户公司沟通的时候,发现有些创业者,受限于眼光和信息的缺失,难以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这种情况下,其实是不利于新创公司快速成长的, 就以大江的王涛为例,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