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捡漏专业素养 (第1/2页)
江远看了看身边的博古架,架子用的是黄花梨,看包浆该是晚清时候的东西。 就连旁边用来临时休息的圈椅,也是清中期的。 更难的是,这展厅里有各种各类的东西,不管是瓷器、书画、玉器、金银器以及各种杂类的东西应有尽有。 江远看向摆在这个博古架最中间位置的一枚金锭。 这是一枚束腰船形金锭,色泽明亮,底部还刻有铭文。 江远点了点头,“铭文清晰舒展,造型优美且包浆自然,是件不错的东西。” 再一看旁边摆着的名牌。 上面清楚地写着: ‘明嘉靖金锭,长6.1厘米,腰宽2.45厘米,厚3.9厘米,重364克。’ 江远这才眼前一亮,真正觉得这是件好东西了。 谭松也走了过来,瞟了一眼道: “历来都有我国黄金无大锭的说法,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大的金锭。” 江远点点头,“这明朝嘉靖时期的金锭本就存世不多,恐怕不会超过十枚。” “加上这大小也算是创了先例了。” 在江远的印象中,河南洛市某博物馆里就有一枚大小差不多的金锭,好像比这枚还轻了0.1克。 放在后世,这枚金锭要是上拍卖场,最少也能拍个五百万往上。 即便是现在,它的价值也不会低于十万。 江远想看眼报价,结果发现牌子上标注了‘非卖品’三个字。 后面还有宝主的一句话: “就是摆着让大家看看,这东西你们都没有吧,羡慕吧?” 江远顿时满头黑线,再一看宝主信息,江通,六十五岁·· 打消了想收藏这枚金锭的念头,江远在整个展厅扫视一圈,锁定了数十道异常明亮的光芒。 一一查看过后,才发现这些东西的主人根本就没打算出手。 摆在这里,仅仅是为了交流鉴赏罢了。 说好听点叫互相鉴赏,说真实一点,纯粹是在炫耀~ 江远心想要是自己把那件大明宣德炉放在这里,估计用不了几天,整个江都古玩圈都要炸锅了吧。 更别提叶知秋还在银行里存着一件被江远视若无价之宝的‘转心瓶’。 在江远锁定的物件之中,还剩下最后一件没有查看,这也是展厅里光芒最强的一幅画。 这画挂在整个展厅东北角的墙上,此时正有两名中年人在旁边小声说话。 江远注意到,这两人虽然穿得西装革履,可整个人身上却透露着丝丝黑气。 江远心里顿时有了猜测,这两人,怕是经常接触‘地下的’东西。 但绝对不是‘摸金校尉’! 因为摸金校尉常年搞地下活动,受到特殊的环境影响,气场会更加阴冷。 这两人一高一矮,高的瘦,矮的胖。 谭松见江远看着这两人,不由得压低了声音道: “那两个可都是江都古玩圈里的大家。” “你看那个矮胖的,叫艾庞,那个瘦高瘦高的,叫高守。” “这两人都是玩儿杂项的,手里好东西可不少,整个京都古玩圈的比身家,我估计他们都能进前十。” 江远满脸好奇,“那你们谭家排第几?” 谭松脸上浮现一抹自信,“前五。” “那就是第五名咯?” 江远有些诧异,“我还以为你们谭家能排第一呢。” 谭松白了江远一眼,“江都多大的城市啦,能排前五已经很不错了。” 另一边。 艾庞看了看旁边挂着的古画,皱眉道: “这幅画也是苗梁当年摸出来的,我猜测,他家里一定还有更好的东西。” 高守摇了摇头,“苗梁死了之后,他大哥就把那些东西一件件都卖掉了,也全进了我们的口袋,要真还有这样的好东西,估计早被我们发现了。” 艾庞却是笃定道: “当年苗梁摸金的手艺比江都所有同行都厉害,我才不信他就这么一件好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