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汤 (第3/3页)
入鸡油调味,那吃起来简直绝。不过内心的想法转瞬即逝此时也是顾不得许多,正待开口再要,忽听得岸上一个嘶哑的声音喝道:“渔家!有大鱼拿几条上来。” 黄添侧头看去,见是个矮胖的糙脸汉子,两眼甚大,湛湛有光。黄添登时心中打了个突,认得是那晚到狱中来抢秘籍的人,想了一想,记起周末说过他,叫做孙二郎。 狄云再也不敢向他多看一眼。周末说这个人心狠手辣,厨艺黑暗,曾叮嘱他日后若是遇上了,务须小心。要是给这汉子发觉了我带有周末的东西,那可糟了。他双手捧着饭碗,饶是他并非胆小怕死之辈,却也忍不住一颗心怦怦乱跳,手臂也不禁微微发抖,心中只说:“别发抖,别发抖,可不能露出马脚!”但越想镇定,越是管不住自己。 只听那老渔人道:“今日打的鱼都卖了,没鱼啦。”孙二郎怒道:“谁说没鱼?我饿得慌了,快弄几条来!没大鱼,小的也成。”那老渔人道:“真的没有!我有鱼,你有银子,干么不卖?”说着提起鱼篓,翻过来一倒,篓底向天,篓中果然无鱼。 孙二郎已十分饥饿,见黄添身旁一条煮熟的大鱼,还只吃了一小半,便叫:“嘿!那汉子,你那有鱼没有?” 黄添心中慌乱,见他向自己说话,只道他已认出了自己,更不答话,举起船板,往江边的柳树根上用力一推,小舟便向江中荡了出去。 孙二郎怒道:“贼汉子,我问你有鱼没有,你却是要逃走几个意思?” 黄添听他破口大骂,更是害怕,用力划动船板,将小舟荡向江心。孙二郎从岸旁拾起一块石头,用力向他掷去。黄添见石头掷来,当即俯身继续划水,但听得风声劲急,石头从头顶掠过,卜的一声,掉入了江中,水花溅得老高。 孙二郎见他躲避喝道:“他妈的快划回来,要不然我要了你的狗命!做成一顿美餐!” 黄添哪去理他,拚命地使力划船,孙二郎蹲低身子,右手拾起一块石头,便即掷出,跟着左手又掷一块。狄云手上划船,双眼全神贯注地瞧着石块的来路。 孙二郎眼见制他不住,大怒喝骂,远远见到江风吹拂,黄添的乱须长发不住飞舞,猛地想起:“这人倒似个越狱的囚徒。周末在渝州城越狱逃走,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说不定从这囚徒身上,倒可打听到周末的一些踪迹。”想到此处,贪念大盛,怒火却熄了,叫道:“渔家,渔家,快划我去追上他。” 但柳树下三艘船上的渔人见他飞石打人,甚是悍恶,早已悄悄解缆,顺流而下。孙二郎连声呼喊,却有谁肯回来载他?宝象呼呼呼的掷出几个石头,渔人见势吓得魂飞魄散,划得更加快了。 孙二郎沿着江岸奔跑,黄添不住划船圆脸变。孙二郎虽奋力追赶他,但和小船那是越离越远。黄添心想:要是给他在岸边找到了一艘船,逼着梢公前来赶我,那就难以逃脱他的毒手了。惶急之中,只得是暗暗祷告:“周大叔,你在天有灵,一定要叫这黑心出自找不到船只。” 江中上下船只此时不多,黄添出尽平生之力,将船划到了对岸,这一带江面虽然不宽,但树木遮掩,孙二郎那里还看的见,于是将那包袱往背上一背,上岸便是要离去。突然想起一事,回过身来,将小船用力向江心推去,只盼孙二郎看见,还认为自己仍在船中,一路向下游追去。 他慌不择路的奔跑,只盼离开江边越远越好,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是见到了一座破庙,当即抱着走到庙前,欲待推门入内,突然间膝间一软,坐倒在地,再也站不起来。他受伤后流血甚多,早已十分虚弱,划船再加上抱尸奔跑,实已筋疲力尽,半点力气也没有了。挣扎了几次,无法坐起,只有斜靠在地下呼呼喘气。但见天色渐暗,心下稍慰,心想:“只消到得夜晚,孙二郎那恶人就不能找到我们了。”在庙外直躺了大半个时辰,力气渐复,这才挣扎着爬起推门进庙。见是一座土地庙,泥塑的土地神矮小委琐,形貌甚是滑稽。黄添伤败之余,见到这小小神像,忽然心生敬畏,恭恭敬敬地跪下,向神像磕了几个头,心下多了几分安慰。 坐在神像座前,抱头呆呆瞪视庙外,天色一点点的黑了下来,他心中才渐渐多了几分平安。 他卧在土地公之旁,就象过去几年中,在那小小的牢房里那样。 没到半夜,忽然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的,一阵大,一阵小。黄添感到身上寒冷,缩成一团,靠在丁典遗物旁,突然想到周大叔已经死了,他再也不能和自己说话,胸中满是悲苦,两行泪水缓缓从面颊上流下。 突然间雨声中传来一阵踢哒、踢哒的脚步声,正是向土地庙走来。那人践踏泥泞,却行得极快。黄添吃了一惊,耳听得那人越走越近,忙将东西往神坛下一藏,自己缩身到了神龛之后。 脚步声越近,狄云的心跳得越快,只听得呀的一声,庙门给人推开,跟着一人咒骂起来:“妈巴羔子的,这混蛋不知逃到了哪里,又下这般大雨,淋得老子全身都湿透了。”这声音正是孙二郎。黄添虽然经历世间种种不多,也所知太少,但这几年来常听周末讲论江湖见闻,也已不是昔年那个浑噩无知的乡下少年,心想:“这孙二郎虽然一副富家打扮,但他开黑店吃荤杀人,绝无顾忌,想必是凶悍之极的大盗了。” 只听孙二郎口中污言秽语越来越多,骂了一阵,腾的一声,便在神坛前坐倒,跟着瑟瑟有声,听得出他将全身湿衣都脱了下来,到殿角去绞干了,搭在神坛边,卧倒在地,不久鼾声即起,竟自睡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