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9 激战,橙与白! (第3/4页)
中场,活动范围从本方禁区(Box)覆盖到对方禁区,攻防一体。拥有这种能力的球员在职业赛场上都是凤毛麟角,能出现在初中赛场上更是难能可贵,外校有了他真是如虎添翼。 在飞马奔驰与短兵相接中,尹日荣逐渐盘活了外校的进攻。最不愿见到的情况很快被他制造出来了:禁区外左侧的任意球。好在距离球门并不算太近。从开场到现在都十分沉寂的23号独自一人站到了球前,左腿微微弯着,凝视着不敢怠慢的我花了好一番心思排出的坚固人墙,仿佛一名手握剑柄的剑客,正要悄然抽出宝剑。裁判的哨响了,我看见他的移动,随着大脑与肌rou共同记忆的苏醒做好了扑救的准备。高高的皮球越过了起跳的人墙,我向左侧飞扑而去,然而它似乎已注定要高出横梁,飞上我身后蓝色的五月天空…… “不用看就知道有了!”伴随全场欢呼喊出这句话的人是谁?好像是5号刘炽,外校的队长?他一把抱住了23号,但对方面无表情,大气不喘,一点庆祝动作都没有,仿佛球真的罚出了界外。我缓缓地站起了身,将皮球从球网里捞了出来。面前的几位队友目睹了外校其他球员的欢呼雀跃而回头时,未能触及皮球的我已倒在了地上。在所有人都以为球会飞出横梁的那一刻,它不可思议地急速下坠,直擦横梁与左侧立柱之间的夹角入网——那是所谓的“十分角”,也就是球门的死角。这种斜线上飞又陡然坠落的任意球便是电梯球,在气流中飘忽不定的皮球宛如电梯从六楼直落一楼,真有一股“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感。 “神仙球,皮尔洛附体啊。”袁逸空上前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能做出扑救就很不错了,没关系的。” 如果我不熟悉蒲云的话,恐怕只会是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吧。 主队的进球点燃了全场的激情,球员们也更加兴奋。即便没有小看他,蒲云仍旧让我们吃到了苦头。打入赛季第4球的他愈发活跃起来,开始不断持球在边路突破。不说小学,他的进攻与去年友谊赛时相比都犀利了许多。吴闻达虽因川哥的死缠烂打脱不开身,施振华却趁着蒲云的积极冲击获得了更多空间。他的回撤拿球逐渐频繁起来,仿佛是一个前腰,而蒲云变成了左边锋,随时前插的尹日荣则担任着潜在的抢点前锋。前锋、中场与后卫位置发生了灵活转换,丢球后的我们在防守轮转上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门前屡屡出现险情。在我完成了几次封堵并见证了两次差之毫厘的射门之后,外校再度敲开了我们的大门。蒲云的传中球找到了施振华,后者的头球攻门虽然被我用手掌击出,却落到了吴闻达脚下。学长的射门被跟进补位的袁逸空挡住了,但埋伏在禁区边缘的尹日荣一声不响地抢到了球的落点,扣开上抢的明明一脚低射,穿过密集人群的球再度从我的左手进入了球网。 “你们管好落点啊!”丢球后,我很突然地狠狠冲着后卫们喊了一句,下意识地用两根食指戳了戳自己的脑袋。没人吭声,但都听见了,各自点头。队长远远地望了望我,随即捡起我踢给他的球跑到中圈去了。穆淡正要开球时,场边响起了换人提示。14号闫羲换下4号李百川,邝灏来到后腰位置,我们增加了第二名前锋。 在两球落后的情况下撤下防守型中场无疑是冒险的举动,但教练在上半场的坚决变阵也表明了我们不甘放弃的意志。调整伊始,我们的进攻并没有起色,外校反利用川哥下场后防守强度的下降再度打出反击。吴闻达和施振华在前场再次完成了2打2配合,外校9号一度杀入到距离我们球门只剩几米的位置,那一脚势大力沉的射门在被我死死地扑出球门近角后仍让所有人心有余悸。 上半场比赛临近结束,外校的进攻有所放缓,两球领先的对手开始耐心地防守,寻找着给我们致命一击的机会。计划赶不上变化,随着他们的全线退守,攻击左后卫身后空当的计划也落空了。我们的两名前锋在前场缺少触球的机会,同样开始折返中场拿球。进攻组织无力的情况下,队长和闫羲增加了个人盘带,尝试以一己之力改善战局。闫羲制造了一次前场右侧的定位球。但除了袁逸空外,在禁区里抢点的球员并没有谁具备身高优势。这次定位球会成为我们的入球良机还是外校的防守反击还很难说。我不由得走出了禁区,站到中圈与弧顶之间以加强防备。 之前我是绝不可能让自己出现在这个位置的。 队长将皮球罚出了,奔向前点而去。外校的一名中后卫在穆淡身前高高跃起顶到了它。然而他的起跳过早,又有穆淡的干扰,球并没有解围出禁区,而是被他顶到了后点。一个矮小的身影陡然闪现在球路上,探出右脚轻轻一垫,球无可奈何地落入网中,外校的守门员站在原地,双手还抬在身前。 “这不越位吗?”外校的整条后防线都随着队长的大声质问举起了手向裁判抗议。但主裁判仍旧示意进球有效,边裁也没有任何表示。或许闫羲当时确实处于越位位置,但外校中后卫的这一顶被裁判解读成了回传?刘炽在裁判身前解释了好一会儿,判罚仍旧没有改变。说实话,我的位置看不清楚闫羲是否越位,也不太明白按照具体规则该怎么判罚。唯一能确定的便是替补出场的奇兵已帮助我们将比分在中场前改写为1:2,一中拿到了宝贵的客场进球。 中场哨响,外校的同学们显然对比分不太满意,没怎么说话地返回了更衣室。而我们不约而同地走到替补席上看望川哥。半场不到就被换下,换作是谁都不会开心的。好在川哥还是一副很轻松的表情,指着叶芮阳说接下来全要靠儿子了。看来就算不在场上了,相声也还要说下去。 教练对场上形势做出了判断:外校决不会满足于2:1的结果,下半场开始他们很有可能会加强进攻,以求再入一球扩大优势。而我们事先准备的战术仍有发挥的余地——一旦外校投入兵力大举进攻,蒲云身后的软肋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