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2章年度收视纪录! (第1/3页)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也从来不缺展现自己国家历史的影视剧。 要讲历史,就必定脱离不了战争。 一战、二战,几乎把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牵扯进去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 也不管赢的,还是输的,不管输的多难看。 哪怕被人狂虐,战争过程中没有值得称道的。 那就以人为主,派一些反战的片子。 要不然法兰西和意呆利,都不用拍二战题材的片子了。 咱们国家经历的战争不少,战争影视剧也不少。 过去、未来关于战争的影视剧里,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除了艰苦朴素和军纪良好,再也没有其他优点了。 也不想想,这种军队对老百姓有什么吸引力?人们为什么踊跃参军?这样的军队怎么打胜仗? 也造成了大众的误解,吃树根才是正常的,吃rou就不对。 经常会有这种桥段,有老百姓要参军,都说八路太苦没饭吃,果军就吃香喝辣。 影视剧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很有效的。 固有的观念形成,很难被打破。 唐言专访中提出来的一系列数据,一开始也没有让人相信。 争议一直在,很多人和媒体,第一时间不是去求证,而是更加猛烈的批评。 很正常,有话题嘛。 唐言和央视事先准备的资料放出来,也还是半信半疑。 即便有完善的数据,不同时期,士兵每天的口粮定额。 从荭军时期,到抗战初期,41、42年果军封锁时期,43年开始的大开荒时期。 一脸串的数字,密密麻麻,让人看的眼晕。 1937年,八路军挺进敌后之初,后勤部门规定从士兵到总司令,每人每月1至5元的津贴费。 作战部队、后方机关人员,每人每天1.5、1.25斤粮食,5分钱菜金。 43年之后,部队每天每天小米1斤8两 政、民系统的干部小米1斤6两。 每人每月:rou1斤、油15两、盐1斤、菜45斤、炭45斤。 军、政系统津贴...... 肥皂:4至9月每月一块,其他各月每月半块。此外,妇女每月草纸50张。 妇女卫生费:生育时,除统筹部分发给标准布1匹、棉花2斤外,各所在机关自给鸡3只、红糖1斤8两、鸡蛋60个 麻纸300张。 产前一个月、产后一个月,享有小灶标准待遇。 ....... “卧槽,真的假的,37年就一天一斤半粮食,我现在一天三餐也就吃这么多吧。” “三只鸡,60个鸡蛋,也太离谱了,听我妈说坐月子的时候一天才只有一个鸡蛋吃。” “一个月45斤菜,我记得小时候都不一定每天都有菜吃,最多的就是吃红薯和咸菜。” “编也不编的像一点,我老家除了逢年过节,只有双抢的时候才会有rou吃。” “太假了,40年代就有这种待遇的话,那岂不是时代还倒退了。” “我觉得像是真的,听我姥爷说,他们打仗到后面,还有鬼子拿枪和八路军换粮食的呢。” “扯淡吧,鬼子跟八路军换粮食,沦落到这份上,还打个屁的帐啊!” “就离谱,鬼子都快顿顿吃rou了,还跟八路军换粮食,把枪都送给敌人,还不如直接投降。” “我是学历史的,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八九不离十了,除了41、42年确实苦之外,大部分部队都能温饱,要知道我党从荭军开始,最主要的就是要先把战士喂饱,保持战斗力!” “切,我还是大学历史系教授呢,谁不会说了。” ...... 将信将疑,还有很多人是压根就不疑,基本上就没信过。 在争议中,新一天的《亮剑》播出。 这回就没什么紧张刺激的了,独立团在赵家裕休整,在妇救会长秀芹的帮助下,部队派出去打游击站。 这里唐言加了一段妇救会的戏,就是号召女人放脚,给女人扫盲。 第十集,保卫干事朱子明被抓,日军派特使游说358团的一营长钱伯君。 在李云龙的帮助下,楚云飞顺利清理门户,亲自干掉了钱伯君。 那一个加强营的装备,也落到了来帮忙的楚云飞手里。 总体没有什么特别刺激的,就是李云龙捞了一批装备,不打算还的那种。 不过,朱子明被抓,供出了自己的身份,还是让观众隐隐有些担心。 叛徒,在任何抗战、谍战剧里,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关于八路军的待遇问题,也还在继续争论。 各种资料放出来了一大堆,也有很多人,包括历史学的专家,证实了八路军除了个别时间段之外,伙食都不错。 一些老照片,也通过媒体第一次被观众看到。 那些黑白照片里,有的确实很艰苦,只有野菜、稀粥。 甚至只有窝窝头。 也有一些照片,八路军井然有序,一个班围坐在一起,地上放着五六盘菜,每人端着一个碗。 虽然照片并不清晰,不过碗里面赫然就是结结实实的米饭,就是分不出小米饭还是大米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